江東霸主孫策遇刺身亡背后的陰謀
政治權謀的斗爭就是這樣,不死不休。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江東霸主孫策遇刺身亡背后的陰謀。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漢末三國政治舞臺上發生了兩件大事。一是曹操與袁紹之間的官渡之戰正式打響,一場決定中原霸主地位之戰由此展開。另一個則是東吳集團首腦孫策被暗算,江東從此易主,進入孫權時代。本文談談這后一件。
孫策遇刺,在陳壽的《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及裴松之注中的記載有比較詳細:孫策在南征江東期間,殺了吳郡太守許貢。許貢之子及其門客伺機報復,利用孫策單人匹馬出行時擊傷了孫策。
從這段記載看,刺客顯然對孫策打獵的時間、地點及隨從人數都很了解。因此,孫策遇刺并非偶然,分明是做過精心策劃的。
那么,誰才是刺殺孫策的幕后黑手呢?
從上面的記載看,直接兇手是許貢的兒子。許貢何許人也?他擔任過吳郡太守,曾上表希望朝廷將孫策召至京城加以控制,遏制孫策在江東地區的擴張。不過,奏章被孫策截獲,許貢也因此被殺。他的死亡時間初步推測為建安二年(公元197年)。這也就意味著許貢的兒子及其門客要在江東東躲西藏三年,況且吳郡是孫策平定江東后的大本營。沒有得到某種勢力的支持與保護,他們無法生存,更不用說去刺殺孫策了。
既然如此,誰才是孫策遇刺身亡的受益者呢?
此時曹操正與袁紹激戰,對孫策企圖北上許都有所察覺,憂心忡忡。《三國志·郭嘉傳》中就有這方面的記載。當時郭嘉的回答竟然是這樣:
(孫)策新并江東,所誅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于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江東霸主孫策遇刺身亡背后的陰謀
郭嘉似乎知道孫策將死于刺客之手。他的預測從何而來呢?難道曹魏方面有人與許貢等人保持著秘密聯系?
還真有。
《江表傳》中有一段這樣的記載:“廣陵太守陳登治射陽,登即瑀之從兄子也。策前西征,登陰復遣間使,以印綬與嚴白虎余黨,圖為后害,以報瑀見破之辱。策歸,復討登。”
這位陳登,一早就有吞并江東之意。孫策平定江東后,正是此人暗中與當地豪強聯絡,圖謀推翻孫策。而且陳登的堂叔陳瑀就曾經與孫策交過手,連老婆孩子都被孫策俘虜,可謂苦大仇深。利用孫策在江東立足未穩之時發動偷襲,不但能報家仇,還幫了曹操,何樂而不為?
由此可見,在孫策遇刺一事上,最大的嫌疑人就是陳登。而且很可能陳登將這一暗殺計劃提前告訴了郭嘉,所以郭嘉才會在曹操面前語氣肯定地表示不必擔心孫策。從郭嘉的語氣中也可以看出這一點。
最后,不妨再引用一下郭嘉的最后一句話,大家共同參詳參詳:
以吾觀之,必死于匹夫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