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奸臣之一的童貫是太監(jiān)為什么會有胡子?
大家對于童貫的印象大多都是來自于《水滸傳》當中。在水滸中,童貫率兵八十萬去剿滅梁山泊的宋江起義軍時,不小心中了十面埋伏,被殺的片甲不留,只身逃回汴京。至于童貫是個太監(jiān),但是為什么有胡子,水滸并沒有細說,但是在《宋史》略有提到。
《宋史》中寫道,童貫有三個特點,第一個特點說的就是童貫下巴上長有胡子,說的就是童貫童公公的下巴和別的公公不一樣,他的下巴是“生須十數(shù)”,可畢竟不同于一般的正常男人,所以胡子還是很少的,只有有稀稀拉拉的“十數(shù)”之多。如果說古人以胡子長為美的話,童貫絕對可以憑借這十數(shù)根胡子笑傲所有的宦官了。
第二個特點說的是童貫“狀魁梧,偉觀視”,也就是說童貫這個人長得很是英俊,不但身材魁梧,看上去還很偉岸。
第三個特點就是說他“皮骨堅硬如鐵”,童貫這個人據(jù)說看上去雙目炯炯有神,面色黝黑,一眼看過去,整個人充滿陽剛之氣,不像是閹割后的宦官。因為宦官在閹割后失去了性能力成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所以身形不會顯得魁梧,再者宦官已經(jīng)成為中性人沒有了陽剛之氣,都是向著女性化發(fā)展,所以缺少了陽剛之氣應該不會像童貫那樣身材魁梧,雙目炯炯有神,童貫可以說的上是宦官中的異類。有人認為,童貫下巴長胡子可能因為他是在二十歲才凈身做了太監(jiān)有關,因為那時候童貫已經(jīng)成年,當時男子的特征已經(jīng)顯現(xiàn)出來了。
蔡京高俅童貫
蔡京、高俅、童貫三人在《水滸傳》中同楊戩一起被稱為是四大奸臣。他們都是在北宋時期宋徽宗當政的時候的朝中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臣。但是最后童貫被處死并梟首,蔡京被貶官去世,只有高俅逃過一劫。
蔡京是北宋時期的書法家,當時的權相之一,為相有十七年之久,曾四起四落可以說的上是古往今來第一人。蔡京。家興于在花石綱役期間。但是后來被認為是六賊之首。在宋欽宗即位之后,蔡京就被貶到了嶺南,在途中就生病去世了。
高俅北宋末年的極有權勢的大臣。因為在《水滸傳》里是主要的反派角色,所以廣為人知。高俅為人比較乖巧,寫得一首漂亮的毛筆字,有一定的詩詞歌賦的功底,還有一定的武功基礎。擅長對徽宗百般討好,能迎合徽宗貪功好名的喜好,因而受到重用。后來因為宋哲宗的去世,端王繼位后,高俅也在官場青云直上,很快就官至太尉。由于高俅身份地位比較低,所以徽宗為了提拔高俅特意下放到基層,讓他鍍金,為以后的升遷打下基礎。
童貫北宋時期的一個有權勢的太監(jiān),也是歷史上唯一一個封王的太監(jiān)。他同蔡京互利互惠,幫助蔡京成為宰相,蔡京幫他成為了西北監(jiān)軍,之后掌管兵權二十年權傾內(nèi)外。在當時童貫有著“媼相”之稱,是北宋六賊之一。童貫少年時就拜在宦官李憲的門下學習,由于比較乖巧會揣摩皇帝的心思,提前做出順承皇帝的事,所以很受皇帝的喜愛。在成為監(jiān)軍后收復了四州,歷任景福殿使、襄州觀察使兩使。之后更是攻打西夏,平定方臘,之后聯(lián)金伐遼收復燕云十六州,被封為廣陽郡王。
童貫封王
宋神宗留下遺詔:“能復燕山者,雖異姓亦可封王。”這個大家開始都覺得不靠譜,但是在童貫遇見了馬植后發(fā)現(xiàn)封王是自己最后的追求了。因為馬植有滅遼的想法,而且還有滅遼的計策。
童貫大家眾所周知,他是歷史上有名的宦官,因為平定方臘叛亂被封為當時大宋最高的榮譽職銜——太師。在當時可以說是位極人臣,當然除了封王之外。按照當時宋朝的情況,封王那是不可能的,能成為太師已經(jīng)是非常的了不起了。所以當時的童貫并沒有封王的念頭。
直到有一次在有機會出使遼國碰到了馬植這個本是出身遼國大族但是有想著出賣遼國的大臣的時候,他有了想在進一步的念頭,那就是我要封王。當時馬植正想通過出賣遼國去投靠宋國,聽到童貫在遼國,認為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于是連夜去見了童貫,聲稱自己有消滅遼國的對策。這時他就想到了自己封王有望,就帶馬植去見了宋徽宗。李良嗣向徽宗提出:“遼國天祚皇帝荒淫無道,而女真恨遼人入骨,如果宋朝通過海路聯(lián)絡女真,一起夾攻遼國必然成功。”宋徽宗有點動心,但是由于當時參與會議的人都不同意,所以聯(lián)金滅遼的計劃暫時擱置下來。
雖然沒有直接和金國去攻打遼國,但是宋朝開始暗中扶持金國,在金國日漸強大后,金國攻克了遼國的黃龍府才引起了遼國的注意,但是為時已晚。由于遼國在南方主要防御宋國,在北方并沒有什么防御,非常容易被騎兵突擊,于是遼國皇帝天祚帝放棄國都,逃到了云中府(現(xiàn)在的蒙古)。
之后北宋才拍童貫率兵十五萬去夾擊遼軍。遼國派來使者說大宋不懂唇亡齒寒的道理,幫金國滅遼眼界不夠遠,會為他日的大禍埋下伏筆。童貫無言以對但是百年盟約哪有自己封王來的重要。在遼國叛軍郭藥師的幫助下快速攻下了燕州燕山府,成功收復了燕云十六州的偉業(yè)。在宣和七年的時候,宋徽宗遵照宋神宗“誰能收復燕云十六州的可以異姓封王”的遺詔,封童貫做了廣陽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