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開國名將 朱元璋不嘉獎卻要他的腦袋
今天說的是明朝開國大將傅友德(?-1394年),朱元璋曾說:“論將之功,傅友德第一。”故傅友德為明朝開國第一大將,功高蓋世。可到最后,朱元璋卻因屁大點事要了他三顆腦袋,他又成了明朝開國最冤大將。清順治十五年進士王士禎說:“古來功臣之冤,未有如潁公之甚者!”從開國第一大將,到開國第一冤將,如此落差到底是怎么來的呢?這就得從頭說了。
傅友德是宿州相城(今安徽省淮北市)人,種地出身,家里不是很富裕,但他自幼習武,勇力過人。元朝末年,傅友德投奔了紅巾軍,成為軍中一卒。后傅友德又投明玉珍,因不被重用,轉投陳友諒。陳友諒殺徐壽輝后,傅友德對陳友諒不滿,朱元璋驅兵小孤山時,傅友德和丁普郎率眾來投。朱元璋將其提拔為將領,讓其隨常遇春征戰。鄱陽湖之戰中,傅友德駕輕舟挫敗陳友諒軍前鋒。多處受傷,卻愈戰愈猛,又在涇江口攔擊敵軍。朱元璋攻武昌時,諸將相互觀望,不愿前進。傅友德率數百人一鼓先登,面頰雖中一箭,但卻不退,拔箭再戰,肋下又中一箭,仍奮勇沖殺,終奪高冠山俯視武昌城。朱元璋見其如此驍勇,命他為“雄武衛指揮使”。
此后,傅友德隨朱元璋下淮東,奪泰州,圍高郵,轉戰江淮各地。又攻湖州,破蘇州,軍功卓著。明洪武元年(1368年),傅友德隨徐達揮師北上,破沂州,下青州,攻萊陽,取東昌,平定山東。最后直逼元大都(今北京),迫使元朝降明。進軍山西時,元守將擴廓帖木兒萬騎突至,傅友德以五十騎迎戰,大敗擴廓帖木兒,獲其士馬萬計。又大敗元將賀宗哲于石州、脫列伯于宣府。克復太原,平定山西。接著,再破擴廓帖木兒,又移兵伐蜀,因戰功受到朱元璋犒賞,賜白金、文綺。第二次伐蜀,朱元璋盛贊傅友德功勞第一,廖永忠次之。
明軍北征大漠,朱元共派出三路人馬,只有傅友德七戰七捷,大獲全勝,創下傳奇式戰功。隨后,傅友德再次率兵北伐,生擒伯顏帖木兒于延安,降甚眾。隨大將軍徐達出塞,討乃兒不花,渡北黃河,襲灰山,斬獲甚眾。再后來,傅友德又備邊北平,南平云貴,實現了明朝南北統一。
朱元璋曾兩次大封功臣,傅友德都是卓越戰績席卷天下之大功,第一次封潁川侯,食祿一千五百石,賜免死鐵券,子孫世襲。第二次封潁國公,食祿三千石,再次授予免死和世襲鐵券。朱元璋給傅友德兩次免死機會,可他一句話就讓傅友德死了,可見朱元璋所謂免死鐵券都是騙人的!
據明末清初張岱撰《石匱書》記載:藍玉被殺后,傅友德因為功高心里很是害怕,定遠侯王弼曾對他說:“上春秋高,旦夕且盡我輩,宜自圖。”朱元璋聽說后,于冬日大宴文武,侍從撤菜時,傅友德還有一個菜沒吃完。朱元璋因此責備傅友德不敬,并說:“叫你兩個兒子來!”傅友德起身就走,衛士隨后追出,傳朱元璋口諭:“攜其首至。”時間不長,傅友德提二子人頭來到朱元璋面前,朱元璋大驚道:“你怎么忍心下手?”傅友德從袖中取出匕首,說:“你不就是想要我們父子的人頭嗎?”說罷,便自刎于朱元璋面前。朱元璋大怒,將其家屬于分別發配遼東、云南。
從傅友德被逼而死的經過看,朱元璋純粹是找茬兒,一個菜沒吃完的屁大點事,就要傅友德三顆腦袋(兩個兒子和他),傅友德如此被朱元璋逼死,真如王士禎所說:“古來功臣之冤,未有如潁公之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