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寵臣福康安是怎么死的 死后居然配享太廟
福康安在整個清代歷史上可以說是個赫赫有名的人物,不僅因為其軍功,更因為其與乾隆皇帝之間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整個乾隆一朝,乾隆皇帝對其十分喜愛,不僅對其視若己出,還賦予其極大的軍事權力,在其死后更對其加封親王,配享太廟。那么福康安這樣一個位極人臣的乾隆寵臣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福康安是誰
福康安是乾隆皇帝身邊的寵臣,也是大清最倚重的軍事重臣。他南征北戰,為大清立下了赫赫戰功,也因此而被乾隆一再破格加封,死后也極其哀榮。
福康安生于1754年,卒于1796年,其父是軍機大臣富察傅恒,他的姑姑是乾隆的第一任皇后孝賢純皇后,而他自幼就被撫養于宮中,深得乾隆的喜愛。所以,福康安出身顯貴,為他的仕途作了很好的鋪墊。
福康安自入仕后就一再受到乾隆的提拔,一路平步青云,扶搖而上,一再加官進爵。當然,這和福康安自身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在金川一役中,福康安顯示出了非凡的軍事才能。他利用天氣的環境等各種因素,擊退叛軍的進攻,并率領八百士兵出其不意地奇襲了敵軍陣營。福康安因平定金川之亂有功,而一再獲得乾隆的加封。
在之后的多年間,福康安戎馬倥傯,多次鎮壓民變,并入藏擊退敵軍,對邊疆的穩固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福康安善于作戰,并能掌控全局,妥善處理戰后事宜,他的才干和軍功使乾隆對他贊賞有加。
乾隆六十年之時,福康安率領十余萬的兵力鎮壓起義軍。初戰告捷之后,已經退為太上皇的乾隆封福康安為貝子,這在以往的歷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因為福康安畢竟是外姓人,并不是宗室成員,異姓封王是極其大的殊榮。可見,福康安受寵的程度了。
可惜的是,由于長期的征戰和征途的艱辛,福康安終于病倒了。但是為了不貽誤戰機,福康安抱病督戰,終究是積勞成疾,不治而亡,病逝于軍中。
福康安的死,讓乾隆大為哀慟,他追封福康安為郡王,并為他建立了祠堂來拜祭。在當時,死后追封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因為他們的王爵并沒有任何實際的權利。但是福康安的王爵與別的大臣不同,他身為宗室之外的人,卻與皇族中人一樣,其爵位可以世襲。所以,他的爵位由其長子繼承。
福康安的一生都活在榮耀里,死后也獲得了哀榮,并福蔭子孫,讓子孫世襲了皇族之人才有的王爵。但是嘉慶帝卻并沒有如同乾隆一樣看重福康安,曾多次譴責他的揮霍無度。后來,嘉慶帝甚至將福康安長子世襲的貝勒,降為了貝子。
雖然,在福康安死后出現了這樣的變故,但是福康安的一生卻是尊貴非凡的。
對于福康安的身世,長久以來都存有爭議,因為一直都有傳言福康安是乾隆的私生子。那么,福康安的父親到底是乾隆還是傅恒呢?
之所以會有福康安是乾隆私生子的傳聞,是因為乾隆一直都很偏寵福康安,將他視為親生兒子一般對待。在福康安年幼之時,乾隆就將其接到身邊撫養,福康安受到的待遇與皇子無異。在福康安入仕之后,也一路扶搖而上,不斷加官進爵。
在福康安平定苗疆之時,還被破格封為貝子,這是在以往的歷史中絕無僅有的。在他死后,也極為哀榮,乾隆表現地悲痛欲絕,加封福康安為郡王,并讓其子孫得以世襲。異姓封王并不利于皇權的集中,但是乾隆卻讓福康安這個外姓人享有皇族子弟才有的爵位,可見乾隆對福康安的寵信已經到達了平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也正是因為乾隆對福康安過分的恩寵,關于私生子的傳言才會甚囂塵上。
在福康安死后,嘉慶帝曾不止一次地以各種理由對福康安進行譴責,甚至將其長子世襲的貝勒爵位降為貝子,直至革除,將其子發配邊疆為止。有人說,嘉慶帝這樣打壓福康安的兒子,是因為嘉慶帝對福康安一直心懷嫉恨,而福康安已死,他只能將怒火發泄到其子的身上。如果,福康安真的是乾隆之子,那么嘉慶帝與富康安就是兄弟,兄弟之間的妒忌是很平常的事。
其實,除了福康安被撫養在宮中以外,福康安的弟弟也與福長安一樣,自幼長在宮中,只是他的成就與受到的恩寵沒有像福康安一樣大罷了。福康安他雖然一再獲得殊榮,但那與他自身的功績也有很大的關系。福康安南征北戰多年,是朝廷在軍事上最倚重的軍事重臣。所以,乾隆對他的恩寵也并不是毫無理由的。
所以,福康安到底是不是乾隆的私生子,終究是難下定論。
福康安南征北戰,因其軍功而備受乾隆的恩寵,一再地加官進爵。在福康安死后,也極盡哀榮。福康安的子孫也因其軍功而世襲了爵位。那么,福康安的兒子是誰呢?
福康安出身名門,又是皇帝身邊的寵臣,對于像他這樣身份尊貴的男子來說,妻妾成群在當時也并不是什么稀奇事。但是,在福康安的妻妾中,有據可考的只有一妻一妾。也許正是因此,他的子嗣也稍顯單薄。在他的膝下只有一子,名為德麟。
德麟是福康安唯一的子嗣,他的一生卻與其父的順風順水完全不同,而是頗為坎坷的。在福康安在世的時候,因安驅逐廓爾喀之功,德麟作為福康安唯一的子嗣,得以承襲其父的輕車都尉一職。在福康安死后,乾隆加封其為郡王,這個郡王的爵位與其他大臣死后追封的虛稱不同,而是享有世襲資格的。所以德麟在嘉慶元年承襲了貝勒的爵位。
可是在這之后,嘉慶帝卻并不像乾隆一樣那么恩寵富察氏一族,反而使多番挑剔,加以懲戒。嘉慶九年的時候,適逢福康安之喪,于是地方官就送德麟奠儀等共計四萬多兩。嘉慶帝知道之后,向德麟罰款八萬兩之多。
嘉慶十三年,德麟被嘉慶降為貝子。在這之后,德麟多次受罰,并被革職,一度在火器營中輪班職守。直至嘉慶二十四年,德麟的貝子爵位一并被革去,降為二等侍衛,并被重打四十大板,發配邊疆。
德麟的仕途非常坎坷,有人猜測是嘉慶帝妒忌乾隆對其父的偏寵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