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上唯一女皇 武則天的年號達17個之多
武則天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中宗李顯和睿宗李旦的母親。高宗駕山崩之后,中宗和睿宗先后被武則天廢掉。最后,她自己登基稱皇,改國號為“周”,史稱“武周”,世人尊稱她為“則天大圣皇帝”。
在中國歷史上,女皇武則天一直被榮耀、權利、計謀的光環包圍著。她重用酷吏,打破了大族控制政局。
今天,先不說她絕地反擊從感業寺回到皇宮,也不說她戰勝情敵走上國母之位,我們細數一下她的年號。
年號之多,絕對稱得上是歷史之最
年號之多,絕對稱得上是歷史之最,數量竟達十七個之多。這十七個年號以她稱帝為分界線,在以太后名義臨朝稱制時用了四個年號,稱帝后又用了十三個年號。
在武則天作為太后代君執政時,可以上朝處理政事、自稱為“朕”。她在這一段臨朝稱制時候,使用的第一個年號是“光宅”。
這個年號聽起來可以并不怎么恢弘大氣、氣勢磅礴,但是從它的出處來看,還是比較祥瑞的。
這個年號僅用了三個月,但它暴露出了武則天稱帝的野心
這個詞出自《尚書·堯典》、《魏都賦》,是指居住的地方光彩熠熠。這兩個詞是用來形容堯和曹操的!盡管這個年號僅用了三個月,但它暴露出了武則天稱帝的野心。
在平定徐敬業叛亂后,武則天使用了第二個年號,叫“垂拱”。
這個詞也是有典故的,在《尚書·武成》中,垂拱就是“垂衣拱手”的意思,用來形容做事不費吹灰之力。這一年,武則天62歲。
從這個年號中,我們不難看出,經過多年的奮斗,在她的內心,既有四平八穩的自信,也有風平浪靜的渴望。所心說,“垂拱”是她心境的真實寫照。
這個年號用了四年零八個月,武則天消來了瑯琊王李沖等謀反勢力之后,又將國號改成“永昌”。
字面意思是永遠昌盛,但是由于“昌”字當中帶有兩個日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一國二主,很快,武則天又把年號改成了“載初”。
武則天稱帝之后,第一個年號是“天授”。這個年號與僧人懷義、法明等撰《大云經疏》呼應,意為“佛”對武則天當女皇的“授記”,即君權神授,合理合法。甚至有僧人講解,武則天是彌勒下生,應該取代李唐當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