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真相 秦始皇為什么要修長城?
2017-03-05 12:03:29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長城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是我國重要的文明遺跡,它是秦始皇給我們留下的珍貴寶物。那么你知道秦始皇為什么要修長城嗎?
這個關鍵人物就是
長城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是我國重要的文明遺跡,它是秦始皇給我們留下的珍貴寶物。那么你知道秦始皇為什么要修長城嗎?
這個關鍵人物就是方士盧生。他極力迎合秦始皇求仙問道希望長生不老的心理,成為了寵臣。經歷了兩次行刺,秦始皇對自身的安全感提高了認識,急于找出威脅秦帝國的準確原因和有關自身安危的確切答案。盧生為他帶回了一本《錄圖書》,上面說:“亡秦者胡也”。
正是這句話,使秦始皇聯想到了匈奴。為了絕后患,他大將蒙恬率兵30萬征討匈奴,并征用民間70萬勞工修筑了長城。
但這個決策受到了丞相李斯的強烈反對,他認為匈奴屬于游牧民族,居無定所,不怕攻擊,很難制服。遠攻匈奴,騎兵糧草供應是難題,重兵靈活程度受損,不太現實。再有,即便取勝匈奴,也不會獲得利益,是徒勞無功之舉。
其實,在公元前4世紀前后,燕、趙、秦等國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襲擾,就相繼修建長城。秦始皇執政時期,他把原有的舊長城連在一起,加固、加長,總長度達到了12000華里。他認為,這樣可以把匈奴抵御在長城之后,就不會存在被胡人而來的危險了。
但是歷史學家認為,長城根本沒有解決北患,游牧民族始終沒有屈服,而且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面對敵人的突襲時,過于漫長的防線很難抵擋進攻。
秦始皇死后,他的小兒子胡亥假傳圣旨殺害了長子扶蘇。因為他昏庸無道最后爆發了農民起義。人們認為,“亡秦者胡也”的預言所指的并非匈奴而是胡亥。
秦始皇為什么要修長城?看完以上介紹想必大家都已經知道了。長城猶如一條世龍蜿蜒在中華大地,氣勢宏偉,堪稱人類的文明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