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劉備對諸葛亮說 馬謖這個人不可重用?
提到《三國演義》對于馬謖這個人,不知道大家作何評價,當然了無論是揮淚斬馬謖還是說劉備所說的馬謖不可重用,這些都是在某種程度上印證了馬謖不可重用的,但是我們還是要找一下根本的原因所在,看一看為何馬謖無法被重用?
馬謖最初以荊州從事的身份跟隨劉備進入蜀地,先后任綿竹縣令、成都縣令和越嶲太守。馬謖才氣器量超過常人,喜好議論軍事謀略,丞相諸葛亮對他深為器重。劉備臨終之時對諸葛亮說:“馬謖言語浮夸,超過實際才能,不可委任大事,您要對他多加考察。”諸葛亮還認為不是這樣,讓馬謖擔任參軍,時常接見一起談論軍事謀略,從白天直到黑夜。
最初就是劉備對諸葛亮所說的,說馬謖這個人言過其實,不可大用,顯然這個時候諸葛亮應該是沒有認可的,那么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馬謖這個人,馬謖是一個擁有著過人才華的人,因為他可謂是非常博學,而且在用兵之上也是非常的有智慧,那么對于他所處的蜀漢來說,應該算得上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比如說這里的關(guān)羽雖然武功高強但是卻剛愎自用,這里的張飛脾氣也是非常的暴躁的,但是他們卻都得到了劉備的賞識了重用,唯獨馬謖沒有,原因在劉備看來大概是要算作是不能做到忠心耿耿,我們在詳細的探索一下他不被重用的原因所在,看看接下來的分析是否是有一些道理的。
首先馬謖是很年輕的,這也就注定他對于政治并非非常的了解,或者說他并不會玩政治,對于當時的一個形勢來說,帝王最賞識的臣子并不是要有多么的優(yōu)秀,但是一定要特別的忠誠,那么劉備呢,又是一個很謹慎小心之人,當他發(fā)現(xiàn)馬謖與諸葛亮有著非常密切的關(guān)系的時候,他會擔心結(jié)黨營私畢竟兩個優(yōu)秀的人在一起總會有意想不到的力量聚集的。
其次就是說馬謖與諸葛亮還是老鄉(xiāng),一方面是說諸葛亮本來就重視人才更何況這個還是有一些關(guān)系所在的么,這對于劉備來說顯然是構(gòu)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脅。這兩點都是來源于諸葛亮對于馬謖可能是態(tài)度太好了,以至于劉備會有一些忐忑而已。
接下來就是馬謖自己的原因了,這是一個典型的紙上談兵的例子,他對于兵法非常的熟悉,但是真正落實到實戰(zhàn)之上卻是差了很多的,他之所以可以得到諸葛亮的賞識那是因為諸葛亮也是一介書生,但是劉備卻不一樣。
劉備卻是一個有著豐富的實戰(zhàn)經(jīng)驗之人,那么也就是說劉備可以很清楚的看清楚馬謖到底差在哪里,而這一點是諸葛亮無法看出來的,以至于諸葛亮一直很重視馬謖。
對于《三國演義》中馬謖這個人物的存在,我覺得很大的程度上是為了讓人們可以更清楚的去學會認清自己的位置,并且要學會審視奪度,什么時間做什么樣的事情是非常有必要的,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將很大程度上決定我們張嘴所要說的是什么樣子的話。
所以說以后再次提到馬謖這個人物的時候,大家不要單純的在認為他不可重用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看似孤傲,而是說有非常多的原因影響著他,不光是他自己的性格所在,更多的是當時的環(huán)境所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