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死的極慘的丞相 商鞅被分尸
丞相,是中國古代官名。一般指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輔佐皇帝總理百政的官員。可以說,丞相那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職位了,但是,中國歷史上的丞相的下場好像都并不怎么好,有好幾個都死得極其慘烈。現在我們就來看看歷史上死的最慘的丞相。
要論中國歷史上死的最慘的丞相,商鞅李斯位列前茅。
戰國時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衛國(今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梁莊鎮)人,衛國國君的后裔,姬姓公孫氏,故又稱衛鞅、公孫鞅。后因在河西之戰中立功獲封商于十五邑,號為商君,故稱之為商鞅。
可以說,沒有商鞅秦國在戰國時期是達不到六國之首的。是商鞅將秦國脫變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國家。那么,商鞅為什么會落個五馬分尸、滅族的悲劇呢?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駟即位,即秦惠王。
孝公死后,商鞅失去了政治上最大的靠山,公子虔等人告發商鞅“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至邊關,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見他未帶憑證,告以商君之法,留宿無憑證的客人是要治罪的。商鞅想到魏國去,但魏國因他曾生擒公子卬,拒絕他入境。
商鞅回秦后被迫潛回封邑商,發動邑兵攻打鄭縣(今陜西省華縣)。秦惠文君派兵攻打,結果商鞅失敗戰亡。其尸身被帶回咸陽,處以車裂后示眾。秦惠文君同時下令誅滅商鞅全族。商鞅雖然被害,但新法并未被廢除。
新上位的惠文王在還是太子的時候跟商鞅有重大矛盾,當時,商鞅將阻撓變法的太子的兩位老師以“太子犯法,他的師傅應當替他受罰”為由,竟將太子的兩個師傅處以割鼻、刺字的刑罰。再加上,商鞅以法治國,他變法的一個核心內容是集權,削弱原來貴族階層的權力,而強化王權。
商鞅的變法,這種集權符合了秦王的利益,卻動搖了貴族王權的勢力,得罪了不少王孫貴族。
所以,秦孝公之死使商鞅失去了生存的理由。于是,這個時候,守舊派雖然無力改變大局,但對于扳倒商鞅卻是足夠,商鞅被車裂最終而死。改革派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從來不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