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夏朝暴君桀的糜爛生活和軍事生涯
為什么說桀是夏朝的暴君?先來了解夏桀的基本資料:夏帝發之子桀,夏朝最后的一個國王。桀又名癸、履癸,商湯把他謚號桀(兇猛的意思)。桀是歷史上著名的暴君。他建造許多豪華宮殿,無休止地征發百姓,強迫他們勞役。平民和奴隸紛紛怠工,反抗桀的暴政。最后被放逐而餓死,葬于南巢臥牛山。
延續了400多年的夏朝,更是德政衰敗,民不聊生,危機四伏。夏桀在位時,各方諸侯已經不來朝賀了,夏王室內政不修,外患不斷,階級矛盾日趨尖銳。夏朝進一步衰落但夏桀不思改革,驕奢自恣。
據《竹書紀年》記載,他“筑傾宮、飾瑤臺、作瓊室、立玉門”。還從各地搜尋美女,藏于后宮,日夜與妺喜及宮女飲酒作樂。據說酒池修造得很大,可以航船,醉而溺死的事情時常發生,荒唐無稽之事,常使妹喜歡笑不已。
夏桀時期糜爛生活
夏桀為政殘暴,破壞農業生產,對外濫施征伐,勒索小邦。他即位后的第三十三年,自負勇武,便發兵征伐有施氏(今山東省滕縣),有施氏抵抗不過,請求投降,便把多年來積攢的珍奇全部取出,又從民間挑選許多年輕美貌的姑娘,一起進貢給夏桀,在這許多美女中,有個叫妺喜的,因其美貌,令夏桀滿心歡喜,便當即下令撤軍回去。
夏桀聽妺喜說,她原是有施國君的義女,主動要求來侍奉夏王的,心中更是欣喜若狂,第二天就把妺喜封為皇后,寵愛無比,他覺得原來的那些宮室都不配給妺喜居住,于是就下令征集民夫,為妺喜重新造一座華麗的高大的宮殿,遠遠望去,宮殿聳入云天,浮云游動,好像宮殿要傾倒一樣,因此,這座宮殿就被稱之為傾宮,宮內有瓊室瑤臺,象牙嵌的走廊,白玉雕的床榻,一切都奢華無比。夏桀每日陪著妺喜登傾宮,觀風光,盡情享樂。
妺喜原是有施國敗降的貢品,專為傾覆國而來的,因此她變著花樣來使夏桀浪費民力財力,使民怒沸騰。但夏桀對她的要求百依百順,樣樣照辦。
夏桀怕妺喜思念家鄉,就按照有施國的房屋樣式,建造一些新民舍與妺喜參觀欣賞,以消除妺喜思鄉之苦。按著妺喜的要求,派人挨家挨戶挑選三千美女到傾宮歌舞,又派人督做三千剌繡舞衣,人民交不出繡衣的,被嚴刑挎掠,弄得人民叫苦連天,家家怨恨。
那妺喜還說:“裂帛的聲音,清脆無比,十分悅耳”。夏桀便命令每天要人民進貢一百匹帛,叫力大的宮女天天撕裂給妺喜聽。夏桀為了滿足其奢侈的享受,無休止地征發夏民,強迫他們無償勞役,拼命宰割人民,榨干了百姓的血汗,人民對他的暴政已達到忍無可忍的程度,因此都憤怒地說:“時日曷喪,予及女偕亡!”(《史記殷本記》)。后商湯起兵,夏桀挾妺喜同舟渡江,逃到南巢(今安徽省巢東南)之山一道死去。
軍事生涯
夏桀即位后,發兵征伐有施氏,有施氏抵擋不住,進貢給他一個美女,名叫妺喜。桀十分寵愛妺喜,特地為她造了富麗堂皇的瓊室、象廊、瑤臺和玉床,這一切的負擔都落在百姓的身上,人民痛苦異常,敢怒而不敢言。桀重用佞臣,排斥忠良,有個名叫趙梁的小人,專門投桀所好,教桀如何享樂,如何勒索,殘害百姓,得到了桀的寵信。
夏桀認為他的統治永遠不會滅亡。他說:“天上有太陽,正如我有百姓一樣,太陽會滅亡嗎?太陽滅亡,我才會滅亡。“他還召集所屬各部首領開會,準備發動討伐其他部落的戰爭。桀日益失去人心,弄得眾叛親離。這時候,商部落在其首領湯的領導下,日益強大起來。商湯是一位了不起的國王,他實行仁政,勵精圖治,使商國人口日益增多,糧食充足,國勢強大起來。夏桀擔心商湯會危及自己,就借故的把他囚禁在夏臺(夏臺又稱鈞臺,在今河南禹縣境內)。不久,商湯設計使夏桀釋放了自己。
商湯看到夏王朝的腐敗統治,堅定了他推翻夏桀,取而代之的信心,因此加快了滅夏的步伐,不久商湯在名相伊尹的謀劃下,起兵伐桀。湯先攻滅了桀的黨羽韋國、顧國,擊敗了昆吾國,然后直逼夏的重鎮鳴條(今山西省-安邑縣西)。湯首先攻滅夏的屬國韋國、顧國,擊敗昆吾國,然后就向夏朝時期的酒杯
當商湯向夏都進攻。夏桀再也顧不得飲酒作樂了,慌忙調集軍隊迎戰,雙方軍隊會戰于鳴條(今山西省安邑縣西),桀得到消息,帶兵趕到鳴條。兩軍交戰,夏軍將士原來就不愿為桀賣命,乘機紛紛逃散。夏桀制止不住,只得倉皇逃入城內。夏桀慘敗逃走,商軍在后緊追,夏桀帶著妹喜和珍寶,渡江逃到南巢(今安徽省巢縣)。
“夏桀隕于瑤臺”出自《明史》卷二百三十七列傳第一百二十五:明年八月,極陳君德缺失,言:“陛下專志財利,自私藏外,絕不措意。中外群工,因而泄泄。君臣上下,曾無一念及民。空言相蒙,人怨天怒,妖祲變異,罔不畢集。乃至皇陵為發祥之祖而災,孝陵為創業之祖而災,長陵為奠鼎之祖而亦災。天欲蹶我國家,章章明矣。臣觀十余年來,亂政亟行,不可枚舉,而病源止在貨利一念。今圣諭補缺官矣,釋系囚矣,然礦稅不撤,而群小猶恣橫,閭閻猶朘削,則百工之展布實難,而罪罟之羅織必眾。缺官雖補,系囚雖釋,曾何益哉!陛下中歲以來,所以掩聰明之質,而甘蹈貪愚暴亂之行者,止為家計耳。
不知家之盈者國必喪。如夏桀隕于瑤臺,商紂焚于寶玉,幽、厲啟戎于榮夷,桓、靈絕統于私鬻,德宗召難于瓊林,道君兆禍于花石。覆轍相仍,昭然可鑒。陛下邇來亂政,不減六代之季。一旦變生,其何以托身于天下哉!”
社會制度
夏桀時期的中國,整個社會分成三大階級:奴隸主階級、奴隸階級和平民階級。奴隸主大多是由父系氏族社會末期的氏族貴族和部落首領轉化而來的。
他們在交換中奪取了大量的財富,在戰爭中擴大了權力,最終轉變為占有全部生產資料和完全占有生產者本身的奴隸主階級,成為社會的統治者,上古文獻中的“百姓”指的就是這一階級。他們整天沉迷在飲酒、打獵和歌舞之中,而不管奴隸們的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