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貢獻良多為何無法入選漢初三杰?
劉邦的手下能臣良將頗多,最著名的就有漢初三杰。漢高祖劉邦有一句名言,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睗h高祖劉邦的這句名言,就是“漢初三杰”稱謂的由來。但既然提到大漢的開國功臣就不得不提到陳平,陳平對大漢也是立大功的為何他沒有被評為初漢三杰的呢?
張良、蕭何、韓信在各自的領域都是最頂級的人才,他們入選“漢初三杰”自然沒有什么爭議。不過我們不能忽略,在劉邦奪取天下的過程中,還有一位大才,他對劉邦、對西漢的貢獻,絕不亞于張良、蕭何、韓信。
1、在楚漢對峙時期,他根據項羽為人猜忌之弱點,巧施反間計,離間了項羽君臣的關系,致使范增怒而出走,項羽不再信任鐘離昩等大將,從而削弱了楚軍的力量,幫助劉邦從滎陽脫困,解了滎陽之圍;
2、韓信攻下齊國,派使者向請求劉邦封“假王”。在劉邦怒不可遏,破口大罵韓信時,是他與張良從劉邦集團的根本利益出發,暗示劉邦封立韓信為齊王,從而籠絡住了韓信的心;
3、在有人上告韓信謀反時,劉邦手下戰將紛紛主張出兵討伐,唯有他清醒認識到韓信的軍事才能,主張不可力敵只能智取,為劉邦設偽游云夢之計,不動一兵一卒便使韓信束手就擒;
4、在劉邦被匈奴單于冒頓四十萬大軍圍困于平城七天七夜的危急時刻,又是他設計使劉邦安然脫險;
5、在平定陳豨和黥布叛亂的過程中,他屢出奇計,為平定陳豨和黥布叛亂立下汗馬功勞;
6、呂后去世后,他與周勃合謀,計誅呂氏宗族,擁立孝文皇帝,避免了西漢的分裂,穩固了西漢的政權。
他是誰?沒錯,他就是劉邦的另一位主要謀士陳平。那么問題來了,陳平一生為劉邦、為西漢貢獻如此之多,劉邦在評選漢初三杰時,為何對陳平只字不提?或者退一步,劉邦在評選漢初人杰時,為什么不把陳平也加進去,說漢初有四杰?
此事定有蹊蹺,元芳你怎么看?元芳暫時沒空,還是讓至簡來談談自己的一點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