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對其評價 忠謀令范 遇物必彰
2017-02-25 12:16:59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高士廉(575年-647年),名儉,字士廉,以字行,渤海蓨縣(今河北景縣)人,唐初宰相,北齊清河王高岳之孫,隋朝洮州刺史高勱之子,唐太宗
高士廉(575年-647年),名儉,字士廉,以字行,渤海蓨縣(今河北景縣)人,唐初宰相,北齊清河王高岳之孫,隋朝洮州刺史高勱之子,唐太宗文德皇后舅父。
高士廉早年曾是隋朝的治禮郎,因受斛斯政牽連,被貶為朱鳶主簿,被交趾太守丘和委任為司法書佐。武德五年(622年),高士廉歸唐,被任命為雍州治中,后協助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升任侍中,封義興郡公。
貞觀五年(631年),高士廉任吏部尚書,進封許國公。后奉命編撰《氏族志》,加封同中書門下三品。貞觀十二年(638年),改封申國公,世襲申州刺史,不久又升任尚書右仆射。貞觀十九年(645年),高士廉任太子太傅,輔佐皇太子監國。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高士廉病逝,追贈司徒、并州都督,謚號文獻,陪葬昭陵,后又追贈太尉。
李世民:高士廉涉獵古今,必術明達,臨難不改節,當官無朋黨;所乏者骨鯁規諫耳。德范宏深,風猷遠著,道高廊廟,望重勛賢。職在銓衡,穆九流而馳譽;位居端右,總百揆而騰芳。
班職臺儀,具瞻允集,忠謀令范,遇物必彰。造膝危詞,類多宏益,瞻風力以齊軌,軼伊呂而長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