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公主為上位掌權 下毒殺害自己親生父親
唐朝女性地位極高,女性地位極高,有名的女性有很多。武則天、上官婉兒、太平公主等就不用說了,今天主要想說說安樂公主。在唐代的影視劇中,安樂公主頻頻出現,漸漸為人所熟知。
安樂公主,名叫李裹兒。她是唐中宗李賢的第七個女兒,母親是韋皇后。有唐朝第一美人之稱。她名字的來源還有一個小故事。683年,唐高宗李治去世,中宗李顯即位。即位以后,中宗與韋皇后任人唯親,不管才能,引起了武則天的不滿。李顯即位54天以后被廢除,貶黜至均州,后遷至房陵。行路期間韋氏動了胎氣,早產,生下了一個女兒。她出生時,因為李顯脫下自己的衣服來包住她,所以給她取名為裹兒。安樂公主由此得名。
安樂公主
李裹兒十三歲時,出落得亭亭玉立,而且聰明伶俐,李顯夫婦對她十分寵愛,對李裹兒從小到大的要求沒有不答應的。因此,李裹兒從小就養成了驕傲任性、蠻橫霸道的脾氣。成年以后,愈發恃寵而驕。她因為和武崇訓發生關系,未婚懷孕,只好以安樂郡主的身份嫁給他。婚后不到六個月,李裹兒生下了一個男嬰。
705年,中宗復位。安樂公主越發肆無忌憚,權力越來越大。她經常自擬詔書,然后把上面內容蓋住,拿給中宗蓋章。還請封自己皇太女,干預朝政。由于太子李重俊非韋后親生,武崇訓經常教唆她辱罵太子李重俊。707年,李重俊與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帶著三百多名羽林軍三百余人,殺武三思、武崇訓以及他們的黨羽。中宗和韋后大怒,最后鎮壓了這次叛亂,殺了李重俊。
武崇訓有一個同族兄弟叫武延秀年輕英俊,特別擅長討人歡心,而且他還在突厥呆了幾年,精通番語胡舞。武延秀經常出入駙馬府,與安樂公主、武崇訓閑談,他們三常常在一塊兒說笑。武延秀見安樂公主國色天香,不禁起了心思,便一心一意討好安樂公主。安樂公主見武延秀既威武又英俊,還尋歡獻媚,也動了心。兩人情投意合,在背地里結下風流私情,終日在府中打情罵俏,全府上下都瞞著武崇訓。
安樂公主
武崇訓死了以后,兩人更加明目張膽。武延秀得到公主,自然更加盡力,整日沉浸于溫柔鄉中。日子慢慢過,兩人開始同起同臥。中宗知道了以后,只好將安樂公主許配給了武延秀。后來安樂公主的母親韋皇后也看上了武延年。后來竟然下令強迫武延秀侍寢,母女同歡。
安樂公主權勢滔天,大興土木,修建宮室,大開攀比之風。安樂公主自幼養在武則天身旁,很羨慕武則天獨掌大權的做法,便想效仿她,請封皇太女。中宗撫著安樂·公主的脖子開玩笑說:“等你母后當了女皇帝,再立你為皇太女也不遲。”安樂公主便天天在背地里慫恿韋氏,效仿武則天臨朝聽政。中宗體弱多病,韋后開始掌權,手中權力越來越大。所有軍國大事,全聽韋后一個人主持,而中宗只能終日躲在后宮取樂。
不久,便有大臣------燕欽融向中宗進言,反對韋后干政。并且指責安樂公主一黨危害社稷。中宗召見燕欽融,責問他。燕欽融神色毫不屈服,唐中宗默然不語。燕欽融才步出朝門,韋后的手下宗楚客便派人殺了他。中宗很生氣,宗楚客害怕中宗會殺了他,便入宮對韋氏說皇上已有變志。韋氏正因前次中宗負氣之事而耿耿于懷,而且韋后又與人私通,擔心事泄而招大禍;安樂公主希望韋后臨朝后自己能做皇太女,所以母女覺得已經留不下中宗,便聯合起來,打算毒死中宗。
安樂公主(資料圖)
韋氏知道中宗最喜歡吃餅親自做餅,把毒藥放入餡中。待餅已蒸熟,聽說中宗在查閱奏章,便令宮女攜餅去給中宗。中宗見了,伸手取了便吃,一連吃了八九枚,還說是餅味很佳,不料過了片刻,毒發了,腹中大痛,坐立不安,倒在榻上亂滾。內侍慌忙去告訴韋后,韋后進殿以后,假意聞知情況。沒一會兒,中宗就死了。
韋后終于如愿以償地臨朝聽政。但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帶領羽林軍夜入玄武門,殺了韋后和安樂公主及其黨羽。可見,即使及萬千寵愛于一身,縱使有安樂兩個字做保護,安樂公主一生也并不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