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為了稱霸提出的口號 齊桓公稱霸的故事
齊桓公稱霸的基礎在外交上提出什么的口號
尊王攘夷
春秋時期的齊桓公在管仲的輔佐下,經過了內政、經濟、軍事等多方面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軍事實力,適時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幟,以諸侯長的身份,挾天子以伐不服。尊崇周天子,并數次發動幫助諸侯國攘斥夷狄戰爭,其事跡被后世稱為尊王攘夷。
齊桓公稱霸的故事
齊桓公伐楚:魯僖公四年的春天,齊桓公率領諸侯國的軍隊攻打蔡國。蔡國潰敗,接著又去攻打楚國。
楚成王派使節到齊軍對齊桓公說:“您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 因此牛馬發情相逐也到不了雙方的疆土。沒想到您進入了我們的國土這是什么緣故?”管仲回答說:“從前召康公命令我們先君 大公說:‘五等諸侯和九州長官,你都有權征討他們,從而共同輔佐周王室。’召康公還給了我們先君征討的范圍:東到海邊,西到 黃河,南到穆陵,北到無隸。你們應當進貢的包茅沒有交納,周工室的祭祀供不上,沒有用來滲濾酒渣的東西,我特來征收貢物; 周昭王南巡沒有返回,我特來查問這件事。”楚國使臣回答說:“貢品沒有交納,是我們國君的過錯,我們怎么敢不供給呢?周昭 工南巡沒有返回,還是請您到水邊去問一間吧!”于是齊軍繼續前 進,臨時駐扎在陘。
這年夏天,楚成王派使臣屈完到齊軍中去交涉,齊軍后撤,臨 時駐扎在召陵。齊桓公讓諸侯國的軍隊擺開陣勢,與屈完同乘一輛戰車觀看 軍容。齊桓公說:“諸侯們難道是為我而來嗎?他們不過是為了繼承我們先君的友好關系罷了。
你們也同我們建立友好關系,怎么 樣?屈完回答說:“承蒙您惠臨敝國并為我們的國家求福,忍辱接納我們國君,這正是我們國君的心愿。”齊桓公說:“我率領這些 諸侯軍隊作戰,誰能夠抵擋他們?我讓這些軍隊攻打城池,什么樣的城攻不下?”屈完回答說:‘如果您用仁德來安撫諸侯,哪個 敢不順服?如果您用武力的話,那么楚國就把方城山當作城墻,把漢水當作護城河,您的兵馬雖然眾多,恐怕也沒有用處!”
后來,屈完代表楚國與諸侯國訂立了盟約。
齊桓公稱霸的故事有什么啟示?
在齊桓公稱霸的過程中,管仲,鮑叔牙等能人的存在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齊桓公對于他們的使用就體現了一個做大事的人必須的能力:用人。一個國家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持,而一個國家的興盛也和人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齊桓公能夠不計前嫌任用管仲,不拘小節招賢納士,對于齊國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他們一群人的努力下,齊國才崛起成為了當時的霸主。
其次一個合適的外交政治立場也非常重要,在當時楚國、秦國等國家也不弱,但是卻是齊桓公最先稱霸,這和齊桓公能夠根據當時的社會環境選擇正確的政治方針有著密切的聯系。齊桓公通過尊王攘夷的口號,先是占據了大義的名分,并且幾次出兵幫助他國擊退蠻夷的進攻,這樣的舉動讓當時的諸侯百姓都對齊桓公非常尊敬,因此齊桓公的威望是非常高的。而且齊桓公非常會利用盟約來拉攏盟友,同時因為他是帶頭簽訂盟約的人,所以在聲望上也不是那些一般的國家可以比擬的。
再來齊桓公清楚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所以為了稱霸能夠忍住很多的屈辱,幾次被人近身劫持,迫不得已簽訂了合約,但是齊桓公事后還是能夠遵守這些合約,這樣言出必行的品行得到了無數諸侯王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