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四大重臣之一的曾國藩是如何從平庸到“完人”
曾國藩是晚清四大重臣之一,他也是晚清另一名臣李鴻章的老師。曾國藩創辦了湘軍,為滿清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延續國運立下了不朽的功勛。毛澤東評價曾國藩“愚于近人獨服曾文正”,在近代人物中,毛澤東只佩服曾國藩一個人。曾國藩生于1811年,死于1872年,原名叫做子城,字伯涵。晚清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以漢人之身官至滿清總督、武英殿大學士,更被封為一等毅勇侯,死后謚號文正。曾國藩28歲中進士,此后歷任工、邢、吏部侍郎。在太平天國爆發后,曾國藩回鄉創建了湘軍,與太平軍戰,此后開始了他仕途的輝煌起點,此后苦戰10多年終于攻克天京(南京)撲滅了太平天國起義。曾國藩是晚清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第一艘中國輪船,第一所滿清兵工學堂都是因曾國藩而得以實現。他鼓勵支持翻譯西方的科學技術書籍,卓有遠見的安排滿清士子去歐美國家學習先進的知識。曾國藩是滿清洋務運動的先驅者。
曾國藩自小就入私塾讀書,誦讀四書五經、《周禮》、《中庸》等儒家文集。曾國藩考中進士的時候已經28歲,快到而立之年了。可以說曾國藩30歲之前在許多地方都有和一般人同樣的毛病,脾氣暴躁、驕傲自大。甚至因一件小事和同鄉大打出手。曾國藩30歲之前是一個十分普通的庸人,那他是如何成為后來名留青史的“完人”呢?曾國藩脫胎換骨主要是通過自我的刻苦修煉。曾國藩在京為官的時候刻苦鉆研學問,學習理學。曾國藩每日記錄自己言行,事無巨細,從早晨睜開眼睛到晚上就寢前發生的事情都用文字記錄下來,然后自己一條條的審閱,把不符合圣人的言行都找出來,反省自身,改正不足。自從每天記錄言行找出自己的缺點后,曾國藩的做事效率大大的提高了。立志以圣人為標準后,曾國藩回想起自己和同鄉的那次打架,他十分后悔,親自登門向同鄉道歉,搶著承認錯誤。同鄉很受感動,與曾國藩冰釋前嫌并留他在家用飯。
曾國藩就是這樣立志以圣人的標準要求自己,鉆研苦讀,每日尋找自己身上的缺點加以改正不斷地完善自我的品格。持之以恒,曾國藩的知識增長了,性格完善了,心胸也更加開闊,做事能力更是大大提高。完成從一個庸人到“完人”的轉變。曾國藩并沒有天生的才賦,他的前30年也是平庸的和其他人沒有什么兩樣。曾國藩最后成為晚清重臣,“完美圣人”,主要是通過樹立偉大的志向,并持之以恒的改正自己的不足,增加自己的學識而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