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遺骨今何在?部分頭蓋骨保存在安徽省
2017-02-23 12:00:00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2015年初,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實驗室開始關注“包公遺骨”,欲破譯包公基因密碼,此前該研究團隊首次確定曹操家族DNA類型,受到極大關注。
2015年初,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實驗室開始關注“包公遺骨”,欲破譯包公基因密碼,此前該研究團隊首次確定曹操家族DNA類型,受到極大關注。
據參與此次研究的復旦大學生命科學院碩士王遲早介紹,包公作為著名歷史人物,從基因層面上厘清包氏后人和包公的關系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但要想破譯包公DNA密碼并非易事,除了要搜集各地包氏后人的DNA樣本,還需要包拯本人或者至少直系親屬的古代DNA遺傳類型。因此找到“包公遺骨”成為研究的關鍵。
據包公第36代后裔、包公精神傳承研究會會長包訓安介紹,1986年,新包公墓建成,人們再去尋找這些裝遺骨箱子時,卻都不見了。
盡管“包公遺骨”杳無音訊,但研究團隊并未放棄,在肥東包公鎮包公祠堂內的11個木箱子成為突破口。此前,當地一直流傳包公遺骸就在這11個箱子里。于是一周前,征得包公后人同意后,這11個箱子被一一打開,結果讓人失望,包公遺骨并不在這些箱子里。
對于尋找包公遺骨,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實驗室博士文少卿表示,據介紹,包拯遺骨中還有部分頭蓋骨保存在安徽省博物館,研究團隊正與之溝通,希望能在遺骨上取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