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昭宗李曄有何人生經歷?唐昭宗李曄生平簡介
李曄(867年-904年),即唐昭宗,既位后改名為敏,后又改為曄,為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之弟。他是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公元888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卒年38歲,謚曰圣穆景文孝皇帝,葬和陵。
歷史上的唐昭宗李曄可以說是一個極具悲劇性的皇帝,昭宗嗣位時二十一歲,是個聰明而又有才華的年輕人,他充分了解阻礙恢復唐朝力量和權威的形勢,并發誓自己要復興王朝。但是唐朝已經積弱難返,回天無力。這種境況恰恰是昭宗的哥哥唐僖宗造成的。
唐昭宗李曄同唐僖宗李儇皆是懿宗的兒子,僖宗行五,昭宗行七。根據史書上記載:僖宗的天份還是很高的,騎射,劍槊,算術,音樂等,無不精通。但是十二歲即位,正是貪玩的年紀,于是把政事和官吏的任免都委托給宦官田令孜處理,著他自行處之,不必匯報。宦官弄權,政令不明,又加上天災人禍,終于在乾符二年(公元875年)爆發了王仙芝,黃巢大起義。
在王仙芝死后,黃巢率領起義軍在全國流動作戰。最后攻進了長安,唐僖宗步玄宗的后塵避蜀。僖宗逃到成都后,在成都向各路節度使封官許愿,又借助沙陀兵來平叛。加上農民軍朱溫等人的叛變,黃巢兵敗,退出長安,后在山東自殺。起義被平定后,以往在形式上聽命于中央的節度使們,也無視朝廷了。
經過近四年的四川流亡生活以后,僖宗在中和五年(公元885年)陰歷三月回到京師。經歷了戰爭和洗劫的歲月的長安已經完全荒廢了:“荊棘滿城,狐兔縱橫。”
而僖宗在長安也沒安心的住多久,就又開始了逃亡避難,這一次是因為邠寧節度使朱玫擁立肅宗的曾孫襄王李煴為帝,僖宗四處輾轉,最后于光啟三年(公元887)由當時的神策軍將領宋文通護衛著逃到了鳳翔,鳳翔節度使李昌符領兵攔截,和護駕的先頭部隊發生激烈沖突,宋文通帶兵猛攻,殲滅了李昌符全部。宋文通因為立了首功,被唐僖宗封為節度使,而且賜名李茂貞,僖宗還親自為他定字為正臣。從此,李茂貞便憑借這些常人所沒有的榮譽和雄厚的實力割據一方。
這一年的其余時間僖宗仍在鳳翔,光啟四年正月回到長安。然而,他在鳳翔已經得了重病,陰歷三月便死去,只活了二十七歲。僖宗在位十五年,這十五年中很難說他曾進行過統治。他在位的歲月是軍事、政治、社會和制度各方面的重重危機壓得人們喘不過氣來的時代,有人把王朝的迅速崩潰歸罪于僖宗的孩子氣的任性,或歸罪于他對施政的漫不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