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熙赴英參加喬治六世加冕禮 受到了王室禮遇
民國26年(1937年)四月二日的《中央日報》上刊登了一篇“孔特使今啟程赴英,蔣院長昨到滬歡送”的新聞。這里的孔特使指的是“中國特使”孔祥熙,他去英國倫敦是為了參加英王喬治六世的加冕典禮。那么,孔祥熙赴英前后到底發生了哪些事情?現代快報記者王凡
孔祥熙打點行裝離寧到滬,蔣介石辦茶會餞行
據當天的報道,1937年4月1日,蔣介石特意從杭州筧橋飛到上海,舉行茶會歡送已經先期離開南京抵達上海的孔祥熙等出國??紫槲醍敃r身兼數職,行政院副院長、財政部長、中央銀行總裁,同時還是蔣介石的大姐夫。蔣介石任命孔祥熙擔任特使,陳紹寬擔任副使,翁文灝擔任秘書長。蔣介石親授特使團全體人員委任狀,并特別頒發各級勛章。
在歡送會上,蔣介石致辭:“孔特使年來為國盡瘁,對實業財政經濟各方面均有功績,尤其在財政上之功績,為民國以來第一人,此次代表國家赴英參加英王加冕禮,行將出國,本人特表示歡送之意。”蔣介石還在頒發勛章時,對特使團全體訓話道:“英人素重禮節,我國自古為禮儀之邦,此次諸君隨孔特使赴英參加此隆重典禮,一切行動,務必格外注意,自古云:‘人必自敬者然后人敬之’,望諸君勉之。”除了全體特使團以外,還有宋美齡、宋靄齡、宋子文、何應欽、王正廷、許世英等二百余人到會。
特使團一行三十余人4月2日乘坐維多利亞輪啟程,孔祥熙夫人宋靄齡、長女孔令儀、次公子孔令杰也一同隨行。出訪前,孔祥熙接受記者采訪,談到“余此次代表國府赴英,參加英王加冕禮,不勝愉快,余希望此行能使中英兩國友好之關系更見敦厚”??紫槲踹€表示,參加完英王加冕典禮后,還將訪問歐洲各國,考察這些國家的經濟狀況。
在英受到王室禮遇,在歐洲共訪問12國
1937年4月2日,特使團一行從上海啟程,4月26日經印度、埃及抵達意大利,參加了中意無線電話的通話典禮,隨后經瑞士、捷克、德國,5月3日到達英國倫敦。
5月12日孔祥熙等11人參加了英皇喬治六世加冕典禮,三天后,參加了英皇與皇后在白金漢宮舉行的加冕大宴。英國外相艾登在向英皇喬治介紹中國特使的時候,稱贊孔祥熙是“統一中國財政,整理中國稅制,改革中國通貨,恢復中國國際信譽,平衡中國政府預算”的“偉大理財家”。
除了參加英皇加冕典禮之外,孔祥熙出訪歐洲的另一個原因是,以期歐美各國在財政信貸和購買軍火、軍用物資等方面,給予支持和幫助。為此,孔祥熙先后到意大利、捷克、瑞士、德國、法國、比利時參觀訪問。
據相關資料記載,孔在捷克和德國訂購了大批軍械,隨即裝船東運,“七七”事變后用于抗戰。六月中旬,孔從歐洲去美國,23日接受耶魯大學所贈博士學位;27日抵達華盛頓,與美國銀行家晤談并成立借款500萬美元的協定;28日會晤美國財長摩根索、國務卿赫爾,次日會見總統羅斯福,對中日問題坦誠交換意見,羅斯福示意美國建設銀行給予中國貸款1000萬美元??走€獲得羅斯福的許可,訂購了一批汽油,由美輪從速運抵香港轉廣九路內運,以備戰時之用。7月19日孔從紐約再赴倫敦,與英國有關部門商談并簽訂修筑廣梅鐵路和浦信鐵路借款合約,并商定在倫敦發行債券3000萬英鎊。7月26日,孔收到蔣介石發來的“大戰已開始,和平絕望,希在國際方面多所接洽”的密電后,再去巴黎商洽借款并和法國銀行團簽訂了金融協定。而后又去柏林與德國經濟部長沙赫特洽談,但未獲具體結果。隨后孔因病在德治療,于10月18日回到國內。
其間,孔祥熙率團共訪問了12個國家,共歷時六個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