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太子李建成的太子妃是誰
唐朝太子李建成的太子妃是誰
李建成是唐朝的第一位太子,同時也是歷史上的第一位“廢太子”。通常在過去的歷史書以及評書雜史中,常常稱李建成、李元吉為“奸王”,是處心積慮想要謀害李世民的反面人物。這也是在唐太宗即位以后,李建成的形象就被丑化了。總之,勝者王侯敗者寇,李建成作為廢太子的歷史地位已無法改動。
關于他的家庭,一生就只有一個太子妃,那便是鄭觀音。關于他的妻子,是出生于北朝望族滎陽鄭氏,在她16歲的時候就嫁給了唐國公李淵之長子李建成。唐朝建立后,李建成被立為皇太子,鄭觀音也就成為了皇太子妃。在武德九年期間,由于發生玄武門政變,她的丈夫李建成和他的兒子全部去世,只留下她一人。獨自一人居住了五十年之后,于上元三年薨于長樂門內。
關于玄武門之變,有人就起疑,為什么當時李世明下令抓了李建成全家,膝下子女都被誅殺,為什么太子妃卻沒死呢?對于這個問題,最可信的當是,當時在執行誅殺命令的官員將士可能手下留情了,也或者是李世民并沒有殘忍到殺死孕婦和幼兒的程度,因為當時太子妃的肚子里還懷著她的小公主。
據說歷來滅門的案件中都是不殺孕婦和幼兒的。也許是李世民顧及自己留名歷史的顏面,所以才沒有殺太子妃。也就這樣,太子妃才能保住一命,生下腹中的孩子,隨后一人撫養孩子直至她78歲時去世。
唐朝太子李建成怎么死的
大唐史上的第一位太子李建成,也是在歷史的長河中扭曲了多年的真太子。在大唐之初,他立下了赫赫戰功,卻被趨炎附勢的史官一筆勾銷;他禮賢下士,溫文爾雅,能為他的父親提出治國良策,可是卻被幾個無恥的御用文人一筆帶過;他深得父皇賞識,被朝野上下愛戴,卻因居安而不思危,終被他的弟弟李世民所殘殺。
縱觀歷史,不敢妄自議論若是李建成當上了皇帝是否會比李世民做的更出色,但從歷史上對李建成的記載,相信他統治的天下也不會比李世民差到哪去。很多人認為李世民是一代明君,可這只是出于他對歷史的貢獻。除了歷史還有更重要的,那就是真正的王道,不摻半點虛偽的仁德,對于這點李世民是永遠的缺少,而李建成則是天生就具備,不然,他也不會有君子之心而血灑玄武門。
那時的秦王李世民由于長期在外征戰建立戰功掌握權柄,于是對李建成為太子很不服氣,想要利用一切辦法取而代之。于是就制造出了太子勾結邊將謀反的事實,從此之后兩個人摩擦不斷,在眾多人的勸諫下,李世民準備采取行動殺掉李建成,逼自己的父親退位。最后,李世民率領一干人等在玄武門設下埋伏,同時又將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奉召入宮,就在李建成感覺不對勁的時候遭到李世民的追趕,最后一箭斃命。李世民登記后追封李建成為息王追謚號為“隱”。
唐朝太子李建成墓在哪里
自古以來,成王敗寇。在公元626年的7月2日,玄武門之變,秦王李世民殺死自己長兄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之后繼承皇位,成為后來著名的唐太宗,并開創了貞觀之治的局面。而太子李建成則被史書記載成沒有才能又荒淫無度之人,甚至連他的死也是數筆帶過。
李建成在貞觀二年改葬于隱陵,后來墓志被盜。在2012年時警方破獲文物盜竊案將他的墓志追回,于2013年的時候將他的墓志藏入西安博物院。關于李建成墓志的形狀,墓志的蓋呈現的是盝頂形,陽文篆書“大唐故息王墓志之銘”。志為方形,邊長為52厘米,高11厘米,它的四側沒有任何紋飾。墓志內容只有55個字,僅記載了死者名字、謚號、死亡時間、以及下葬時間和地點,并不像一般的墓志那樣記載的生平、功績、評價等。
根據相關的歷史專家說:該墓志的志文內容中李建成的謚號“隱”明顯被人涂改過。謚號本是人死之后,后人給予評價的文字,有“美謚”、“平謚”、也有“惡謚”之分,就比如周厲王、隋煬帝就是惡謚。漢文帝、漢武帝等是“美謚”。關于李建成的謚號,據相關歷史記載,“貞觀二年三月,有司奏謚息王為戾,上令改謚議。”意思是說,有官員提出將建成謚號定立“戾”時,唐太宗不滿意此謚號,讓重新討論。之后“杜淹奏改為靈,又不許”。最后才確定為“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