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的父親是誰 齊桓公有幾個兒子
齊桓公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君主,他雖然生在春秋時期,稱不上皇帝,但是他的功績名聲比起日后的很多皇帝都要更勝一籌,他在中國古代是明君的象征,而且他任用管仲最后稱霸天下的事情更是得到了無數(shù)人的尊重。
齊桓公時姜太公的后人,是齊襄公的弟弟,當年齊襄公繼位之后,齊國混亂,管仲等人保護著公子糾去了魯國,而齊桓公小白就由鮑叔牙帶著去了莒國,之后齊襄公備受喜愛人殺死,齊國內(nèi)亂,討論著新立國君,而當時齊國內(nèi)部的貴族就看上了小白,所以就讓他速度回國,而在魯國的公子糾也招人刺殺小白,最后小白技高一籌,先一步回到了齊國,登上了國君之位。
齊桓公上位之后不計較當時的一箭之仇,赦免的管仲,任用他為丞相,兩人合力整頓國家的內(nèi)政,發(fā)展齊國的軍事實力,使得齊國的國力大大增強,同時東征西討,在上位之后幾次發(fā)動戰(zhàn)爭,威震四方,并且后來在葵丘之盟上徹底奠定了自己春秋霸主的名號,之后齊桓公就開始走下坡路,當時的他已經(jīng)是60多歲了,在6年后管仲病逝,好幾個跟著齊桓公一路走來的老臣也相繼離世,齊桓公又年老多病,親信奸佞小人,最后被手下的人給害死。
縱觀齊桓公的一生,可以看出他具備一個做大事的人的基本素養(yǎng),他能夠任用賢能,心胸足夠開闊,雖然個人的能力品德未必很好,但是能夠聽得進勸說,所以最后還是成就了霸業(yè)。
齊桓公叫什么名字
齊桓公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在當時和歷史上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力,他的率先稱霸也是拉開了春秋戰(zhàn)國霸主跌出的序幕,受到了很多后世人的稱頌,那么這個偉大的齊桓公叫做什么名字呢?
齊桓公是姜太公呂尚的后代,姓姜,名小白(沒錯,你沒看錯,赫赫有名的齊桓公就是這么一個有趣的名字。)話說古代人取名字很多時候還是比較隨便的,也不像是現(xiàn)在這樣“小白”幾乎已經(jīng)成為了人類的好伙伴的專用名字,在那個時候,他的父母給他取這么一個名字估計是希望他德行美好,真誠善良吧。
話說小白同志他早年的時候被送到了莒國,后來在前任齊國君去世之后回到了齊國,在和哥哥公子糾的爭斗中獲得了勝利,這一段就不得不夸獎一下小白的機智了,當時小白各方面都是不占優(yōu)的,本來雙發(fā)誰先回到國內(nèi)誰就有優(yōu)勢,而公子糾派了管仲刺殺小白,小白裝死逃過一劫騙了管仲和公子糾,就在公子糾優(yōu)哉游哉前往齊國的時候小白日夜兼程比公子糾先一步到了齊國,獲得了齊國上下的支持。
后來齊桓公小白在一群能臣的幫助下治理國家,大肆改革,使得齊國國力大增,同時積極外交,提升齊國的國際影響力,使得齊國的威名傳揚開來,并且以“尊王攘夷”為名,占據(jù)天下大義的名分,這樣即使發(fā)動戰(zhàn)爭介入別國內(nèi)政也有了一定的借口,最后在經(jīng)過長時間的努力之后,成功的成為了天下的霸主。
齊桓公的父親
齊桓公帶領(lǐng)著齊國走向了鼎盛,而在他之前他的父親也為齊國的崛起打下了不錯的基礎(chǔ),他的父親是齊僖公,叫做姜祿甫,他在位期間積極調(diào)和各大諸侯之間的矛盾并且維護周天子的尊嚴,使得齊國出現(xiàn)了短暫的興盛期。
公元前731年,隨著齊前莊公的去世,齊僖公即位,上位之后齊僖公勵精圖治,積極主動的推行外交,在前720年的時候和鄭莊公會盟,結(jié)為盟友,恢復(fù)了良好的關(guān)系,之后齊僖公又主動和魯隱公結(jié)盟,開啟了齊魯兩國的結(jié)盟史。之后的前715年,齊僖公眼見宋衛(wèi)兩國合攻自己的盟友鄭國就主動出兵,請求他們講和,并且安排雙方君主會面,摒棄仇恨。
后來因為郕國、許國不尊敬周天子,齊僖公聯(lián)系了魯國、鄭國一起攻打,聯(lián)軍打敗了許國,許莊公逃亡,最后許國被送給了鄭莊公。在前710年的時候宋國內(nèi)亂,宋國的大臣弒殺了宋殤公,同年,齊僖公召集了幾大諸侯商討一起平定宋國的內(nèi)亂。
齊國勢大,而且齊僖公的兩個女兒都長得貌美動人,所以引來了不少的追求者,長女宣姜本來應(yīng)該是嫁給衛(wèi)太子伋,但是中途被衛(wèi)宣公給截胡了,從太子伋的妻子變成了后媽。次女文姜早年的時候就和自己的哥哥齊襄公有染,后來被嫁給了魯桓公,為了看管自己這個不安分的女兒,齊僖公還不合禮數(shù)的特意親自送她出嫁。
齊僖公的一生雖然不如齊桓公那么霸絕一世,但是在他在位的那段時間,齊國多次促成各國結(jié)盟,實力強盛,也算是出現(xiàn)了一個小小的稱霸局面。
齊桓公的兒子
齊桓公雖然大半生英明神武,帶著齊國走到了中原的巔峰,但是到了晚年,晚景比較凄涼,不只是被手下人囚禁,他的那些個兒子也沒有一個靠得住的,沒有一個去看看他們可憐的老父親,任齊桓公餓死在了宮廷中,那么齊桓公的兒子們都是些什么樣的人呢?
齊桓公一生總共有過好幾個夫人,但是這幾個夫人都沒有兒子,所以說齊桓公并沒有嫡子,根據(jù)當時“立嫡不立庶,立賢不立長”的習(xí)慣,最后齊桓公選擇了公子昭為繼承人,但是晚年的時候齊桓公寵信小人,而且對于公子無虧的母親也非常寵愛,所以讓那些小人蠢蠢欲動。齊桓公病重被一干小人囚禁的時候,各個公子都忙著爭權(quán)奪利,所以沒有顧著齊桓公,任由齊桓公死在了一個角落里。
在齊桓公死后,易牙等奸臣扶持公子無虧,對抗公子昭,公子昭不得不遠走宋國,但是公子無虧畢竟不是太子,沒有繼承的權(quán)利,于是在公子商人的帶領(lǐng)下,其他的諸位公子一起討伐公子無虧,諸人大戰(zhàn),其中公子雍勢單力孤就逃到了秦國,受到了秦王的重用,融入了秦國生活。在齊國內(nèi)部爭斗不休的時候,公子昭得到了宋國的幫助,聯(lián)合了諸國軍隊一起討伐公子無虧,在眾多諸侯聯(lián)軍的幫助下,公子昭成功的擊敗了公子無虧,成為了齊孝公,但是之后宋國撤軍,公子商人聯(lián)合了公子潘、公子元等人再次攻打齊孝公,齊孝公不得不再次逃到宋國請求宋國的幫助。后來齊孝公在位不過10年就去世了,之后公子商人殺害了其他人登基為齊懿公,但是沒幾年就因為暴虐無道被殺了,于是齊國再次招來了當時遠走衛(wèi)國的公子元,是為齊惠公,等到齊惠公死后,齊桓公的兒子們的奪位過程也算是告一段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