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風云之上海皇帝杜月笙電影介紹
電影《上海皇帝》中男主角的人物原型是杜月笙。劇中呂良偉扮演的陸云生(杜月笙)經(jīng)過一番努力已經(jīng)事業(yè)有成,一躍成為本地的大人物。但是因為他憐貧惜弱,重情重義,不斷用自己的家財救濟各路人物,開始倒也沒什么,但是因為他從不計較匯報,時間長了便漸漸力有不及,終于捉襟見肘。陸云生的原型杜月笙的確是個仗義疏財?shù)娜恕?/p>
為了改變現(xiàn)狀,開辟財源,他接受建議,準備進軍利潤豐厚的銀行業(yè)。這個決定自然受到擁有既得利益的銀行家們的反對。不得已,只有通過朋友的計劃才最終成功。
但是剛過險灘又遇大河,因為政府的新政策,陸云生不但生意受到重創(chuàng),雖然甚至差點沒命。不過這些還只是他的個人命運。更嚴峻的是此時國家處于民族危難之際,雖然陸云生為家國命運不惜散盡家財,但是個人之力終于不能對抗洪流,只有遠走香江。
幾年之后,抗戰(zhàn)勝利,陸云生也得以返鄉(xiāng)。因為他此前的慷慨仗義,襄助之功以及他避禍香江期間為抗日所做貢獻,當權者考慮請他參與政治并在新政府出任要職。陸云生非常高興的接受了。然而時移世易,他的為人處世方式在這個混亂的時代已經(jīng)不再行得通,或者說曾經(jīng)如日中天的勢力已經(jīng)逐漸式微,不再有利用價值的陸云生很快被拋棄出政治圈子。
《上海皇帝》這部電影很好的展現(xiàn)了杜月笙風云變幻的一生,堪稱是他的個人傳記。
姚玉蘭是杜月笙的第幾個姨太太
姚玉蘭是京劇老生筱蘭英與梆子青衣姚長海的大女兒,她也是京劇演員,主攻青衣、花衫及老生。杜月笙是近代上海第一大幫青幫的重量級人物、流氓大亨,人稱“上海皇帝”。姚玉蘭杜月笙之間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很多,比較主流的是姚玉蘭姐妹二人唱戲被杜月笙看中,當晚杜月笙就強行霸占了姚玉蘭姐妹,可是一個星期后,姚玉蘭的妹妹去世了,姚玉蘭成為了杜月笙的四姨太。
姚玉蘭戲照
杜月笙納姚玉蘭為妾時,杜月笙已經(jīng)42歲了,家中已有三房妻妾。大太太沈月英是杜月笙的原配夫人,沒有生育。二太太陳幗英是舞女,生了三個兒子,分別是杜維桓、杜維翰和杜維寧。三太太孫佩豪是筱桂蓀外甥女,生育兩個兒子,杜維屏和杜維親。巧合的是三位太太都是蘇州人,她們連成一氣極力排斥來自北方的四姨太姚玉蘭進門,以致姚玉蘭嫁給杜月笙后很久都沒能搬進杜公館生活。
為了改變這種局面,姚玉蘭一方面與杜月笙小意溫情,另一方面積極揣摩杜月笙的心思,當她得知杜月笙一直迷戀京劇皇后孟小冬時,姚玉蘭決定幫他們牽線成其好事。恰巧孟小冬與梅蘭芳感情無果,孟小冬也希望找到一個有權有勢的依靠。所以,在一次剪彩活動后,姚玉蘭將孟小冬留在身邊,借機撮合,最終使孟小冬成為了杜月笙的五姨太。
姚玉蘭不僅唱作俱佳,而且心智過人,她被孔祥熙夫人宋藹齡認為干女兒,又與蔣介石夫人宋美齡成為閨蜜。1951年杜月笙去世后,姚玉蘭扶丈夫杜月笙的靈樞遷居臺灣,受到了宋美齡和孔二小姐的照顧,1980年代病逝于臺灣。
電影建國大業(yè)中杜月笙的扮演者是誰
電影《建國大業(yè)》中的杜月笙由著名導演馮小剛扮演。應該說這次選角還是比較用心的,并非是一味地追求娛樂效果,博人眼球。根據(jù)歷史遺留的影像資料來看,馮小剛自己的臉型與杜月笙頗有幾分相似,因此經(jīng)過美發(fā)、服裝、造型等人的后期處理,電影中的杜月笙造型與歷史原型比較貼近。甚至有人用以假亂真來評價,可見相似度之高。
馮小剛飾演的杜月笙
建國大業(yè)中的杜月笙出場時候留平頭,帶著一副當時流行的黑色墨鏡,上身是黑色杭綢對襟長袖短衫,下身是內套的淺色立領長衫,腳上穿一雙黑色圓口千層底布鞋。手中拎著一根文明棍,看起來年代感十足,完全是上個世紀的派頭。不過這身行頭實在是非常普通,并不能體現(xiàn)杜月笙作為幫派大佬的派頭,于是劇中對他的出場方式進行了藝術處理。沒有讓他乘坐自己的防彈凱迪拉克專車出場,而是乘坐一輛經(jīng)過鍍金處理的人力三輪車。同時配上二十多個黑衣黑褲的隨從子弟,以體現(xiàn)杜月笙作為一代梟雄的人多勢眾。
雖然建國大業(yè)中的杜月笙的戲份不多,只在影片的第46分鐘開始才出現(xiàn)幾個鏡頭,但是扮演者馮小剛還是非常用心的,并非玩票的心態(tài)。劇中有一個陳坤扮演的蔣經(jīng)國與杜月笙見面的場景,兩個人一見面,馮小剛并不行禮,而是開門見山冷冷的自報家門。這個處理方式或許與歷史不相符合,但是卻體現(xiàn)出了杜月笙作為一個叱咤風云人物的霸氣。
上海灘黑幫大佬杜月笙的夜壺論是什么
杜月笙是混混出生,從小沒念過多少書,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半文盲,后輾轉到了上海之后杜月笙憑借自己的魄力闖出了一番天地。但是這個黑道大哥雖說是一個粗人,但內心對知識卻是求知若渴的,在他成名之后內心便產(chǎn)生了一個“政治夢”這也就是有了后來杜月笙的夜壺論。
杜月笙劇照
抗戰(zhàn)后,蔣介石自稱一方霸主,當時風頭正盛。杜月笙自認為勞苦功高,以自己目前的成就足可以在政治上一展拳腳,便想在蔣介石處謀得一官半職,從黑道轉為白道徹徹底底為自己洗清家底,便托蔣介石身邊的親信戴笠傳達自己的想法。戴笠心領神會,隨即轉達蔣介石。而蔣介石卻認為杜月笙黑道出生,錢財又大多為不義之財,這樣的身份這樣的經(jīng)歷也太上不了臺面了,把他推上政治實在太不妥當。所以就沒有應允杜月笙的請求。得到消息的杜月笙大大不悅,認為蔣介石利用了自己。用得著時就朝自己招招手,用完了就棄之。自己的作用就好比一個夜壺而已,永遠是見不了人的。這就是著名的杜月笙夜壺論。之后即使在杜月笙的彌留之際,也依舊對當年蔣介石背棄自己之事難以釋懷,每次提及這件事之時總是憤憤不平。
杜月笙一生留下了很多名言,其中也包括杜月笙夜壺論。這樣的理論放到今天似乎也是成立的,可以理解為在人們趨炎附勢的當今社會,如果受到別人的利用,應該保持客觀的理解態(tài)度。
少帥杜月笙和張學良之間的關系
隨著電視劇《少帥》的熱播,對杜月笙的關注度逐漸上升。杜月笙是近代上海青幫中的一員,《少帥》杜月笙和張學良之間會不會有著某種關系呢?
杜月笙出生于1888年,是江蘇沙川人。杜月笙原名杜月生,在他四歲之前,他的父母便相繼去世,由他的舅父和繼母養(yǎng)育成人。14歲時,杜月笙拜了青幫陳世昌為老頭子,借著陳世昌的關系,杜月笙進入了黃金榮公館。當時的黃金榮公館是青幫上海的龍頭,在黃金榮公館中,杜月笙得到了黃金榮的信任,負責起經(jīng)營法租界的賭場“公興俱樂部”的事務。
1925年,杜月笙37歲時,他開始創(chuàng)業(yè)。他成立“三鑫公司”;壟斷了法租界鴉片的提運。同年,杜月笙擔任法租界商會總聯(lián)合會主席,兼納稅華人會監(jiān)察。在任職期間,杜月笙善待已經(jīng)下臺的總統(tǒng)黎元洪,因此黎元洪的秘書長特地為杜月笙擬了一副對聯(lián),寫道:“春申門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自此杜月笙被其黨羽吹捧為“當代春申君”。杜月笙的地位逐漸上升,之后更是與黃金榮、張嘯林組織了中華共進會,在1927年4月,杜月笙設計活埋了上海工人運動的領袖汪壽華,指使流氓襲擊工人糾察隊,更有甚者大肆屠殺共產(chǎn)黨人和工人群眾。杜月笙的這些做法順了蔣介石的心,他也因此而受到了蔣介石的支持,杜月笙在上海的地位越來越高。
1933年,因“九一八事變”中執(zhí)行不抵抗政策而備受國人苛責的張學良,在熱河淪陷以后引咎辭職,與夫人等人一同悄然南下上海。到達上海以后,張學良就住在杜月笙為他安排的房子中。杜月笙見張學良毒癮頗大,便將自己親身戒掉鴉片的經(jīng)歷告之,希望張學良也能夠戒除毒癮。張學良聽后頗為動心。在米勒醫(yī)生的提一下,與夫人等人一并戒毒。終于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里,受盡毒癮折磨的張學良等人戒掉了毒癮。《少帥》杜月笙和張學良的交往因此開始。
后世之人對杜月笙評價是怎樣的
杜月笙是近代上海青幫最出名的人物之一,他十四歲加入幫會,憑借自身的機敏靈巧和八面玲瓏在青幫中混的風生水起,被當時的龍頭黃金榮所看重和喜愛,不僅讓他打理賭場,還提拔他作鴉片提運。杜月笙有勇有謀,抓住機會,不斷壯大自身的實力,從一個一名不文的小癟三成為了威震上海灘的黑幫老大。那么,杜月笙評價如何呢?
杜月笙照片
首先,杜月笙作為封建幫派勢力的核心人物,他的罪行是罄竹難書的。他開設賭場、販運鴉片、殺人越貨、搶占民女,令人聞風喪膽。他大肆斂財,并用財富打通軍閥和權貴的大門,不斷鞏固自己的權勢和財富。
他助紂為虐,與黃金榮和張嘯林共同成立中華共進會,甘為蔣介石爪牙。杜月笙曾參與鎮(zhèn)壓和打擊上海工人起義、糾結流氓襲擊工人糾察隊,大肆殺害和迫害共產(chǎn)黨人和進步人士,并以此換取在國民黨政府的地位和職位。
另一方面,不可否認的是杜月笙是一個愛國人士,這是評價杜月笙不能忽視一點。日本全面侵華開始后,杜月笙積極響應抗日,為了阻斷日軍,他不惜將自己的輪船擊沉在江中,堵塞航道。在戰(zhàn)亂中,他多次幫助上海百姓、學生逃亡,并為他們提供援助。
上海淪陷后,他又拒絕了日本的橄欖枝,遷居香港繼續(xù)組織抗日活動,他組織了一些列的暗殺漢奸、偽政府官員活動,最著名的是他在上海的門徒協(xié)助軍統(tǒng)特務刀劈了大漢奸、偽上海市長傅筱庵。
所以,對于杜月笙評價,我們還是一分為二的來看待,但從整體來看,杜月笙的過是大于功的,他始終擺脫不了黑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