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怎么滅亡的 西晉滅亡是在滅吳幾年之后
西晉怎么滅亡的
由司馬炎為開國皇帝的西晉成立于公元266年,但是僅僅存在了51年的時間便走向了滅亡。那么西晉怎么滅亡的呢?
西晉境內內遷各族的分布及流民起義圖
自東漢開始,在西北邊疆的少數民族便開始陸續地遷入內地。魏晉時期,漢族的統治者為了補充內地的勞動力,也為了更好地控制各個少數民族,大量地招引和強制這些少數民族在內地居住。而各個少數民族內遷之后,受到漢族的影響,漸漸地由游牧生活向定居的農業生活過渡。
在西晉時期,少數民族主要有三股勢力。其中,匈奴這股勢力最大,有著統治中原的野心,也是滅亡西晉的策動者。還有一股是羌人、羯族和氐人,第三股便是鮮卑人。在各族內遷之后,與漢族人民共同生活在一起。但是魏晉統治者強迫各族人民納租調,服力役,加上西晉還頒布了明確規定他們租調負擔的占田制,各族在內地更多的是為奴為婢,受盡民族的壓迫。最終三股勢力揭竿而起。最先發難的便是李特流民起義和羯、羌的小規模反抗,之后是匈奴的起兵。
公元304年,劉萱發表騎兵宣言,欲稱霸中原。當時的并州,由于戰亂的關系,胡人和漢人的比例發生巨大變化。趁著并州官吏們的內部斗爭,劉淵自為漢王,招降了山東起義的王彌等人,形成反晉浪潮。公元308年,劉淵稱帝,開始了對洛陽的進攻。公元311年的七月,洛陽城失守,晉懷帝成為俘虜。公元316年,長安市售,宣告了西晉的滅亡。
西晉滅亡是在滅吳幾年之后
西晉成立于公元266年,在公元316年滅亡,一共歷時51年。吳國是三國之一,是孫權在中國東南部建立的格局政權,史稱“孫吳”,建立于公元229年。那么西晉滅亡是在滅吳幾年之后呢?
司馬懿畫像
在曹魏后期,司馬氏開始崛起。在公元249年,司馬懿發起了政變,自此,曹魏的實權正式落入了司馬氏的手中。公元251年,在司馬懿病死之后,實權開始往后傳,但是一直都掌握在司馬氏的手中。公元263年,司馬昭發動了滅蜀漢的戰爭,并取得勝利,之后曹魏皇帝將皇位禪讓給了司馬炎,是為晉武帝,西晉開始。
而孫吳自建成之后,直到滅亡,是三國之中歷時最久的國家,一共經歷了四個皇帝。公元269年,司馬炎開始在長江上訓練水軍,建造戰船。公元279年,晉軍發動了對東吳的進攻,打破了東吳長江的防守設施,并在陸地上直取建業,最終于公元280年,孫皓出降,孫吳滅亡。
而在西晉的后期,由于西晉皇室的腐朽,司馬炎開始變得驕奢淫逸起,沒有解決政風腐敗、黨派亂起、宗室權力擴張與外族內遷問題,最終導致了“八王之亂”。在“霸王之亂”后西晉元氣大傷。早些年內遷的少數民族乘機舉兵,形成“五胡亂華”。最終在公元316年,西晉被前趙滅亡。
所以按照東吳公元280年滅亡,西晉在公元316年滅亡來算,西晉滅亡是在滅吳36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