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名琛的為官之道是怎樣的?葉名琛生平簡介
葉名琛字昆臣,湖北漢陽人,近代著名歷史人物,清朝中后期著名疆臣,官至兩廣總督擢授體仁閣大學士。后世對其評價大多都是反面的,認為他是誤國之人,但也有少許稱贊之語。
“粵人憾其誤國,為之語曰:”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相臣度量,疆臣抱負;古之所無,今之罕有?!斑@是史書對葉名琛的記載,看其中”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是葉名琛對待英國人的態度,時人稱之為”六不政策“,而葉名琛也被時人譏諷為”六不總督“。
”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是當時棄國而逃的咸豐帝,對葉名琛的譏諷,但實際上是其為自己找的一個借口,將戰敗的所有罪責都推脫給葉名琛,讓他成為自己的替罪羊?!辈粦稹?,其實是無兵可戰,正規軍正在討伐洪兵,非正規兵由于無薪可支,多數已經解散。而且當時中國的武器根本就不能與英國先進的武器相比,就算戰了也如不戰一般,只是給英軍送人頭的。就好比當初的八里橋戰役,清軍對戰敵軍一般,四千騎兵無一存活,而敵軍卻一人未傷。還未沖鋒至敵人面前,就已經被火槍射了個穿。
”不和“,是的,一直不和;”不守“,其實是守了的,在英軍真正發動全面進攻之前,葉名琛就已經做了布置。不過所有的布置,在英軍的火炮面前,薄如蟬翼。”不死“,哪里沒有死呢?最終被俘虜之后,以自己的性命償還給了自己的祖國。”不降“,的確未降,可以說是至死未降?!辈蛔摺埃堑?,沒有走,更準確地說,是不能走。
葉名琛在海外因為拒絕吃外國食物,而最終餓死之后,時人作了一副挽聯?!惫涝谌诵模m然十載深思,難禁流涕;靈魂歸海外,想見一腔孤憤,化作洪濤?!白阋姰敃r,還是有人理解葉名琛的。
而遠在俄國的馬克思,更是對此有著極為清醒的認識。他對葉名琛的所作所為,極為贊賞。在處理掛著英國牌照,實際并不是英國人而是海盜方面。葉名琛彬彬有禮,但是態度卻極為堅決。堅持將海盜羈押,因此受到了來自英國的質疑。在西方輿論對葉名琛的一片譴責聲中,只有馬克思贊揚了葉名琛。
他說:” 確實,這個中國人如此令人信服地把全部問題都解決了。“馬克思還在《英人在華的殘暴行動》的社論中說:”葉總督有禮貌地、心平氣和地答復了激動了的年輕英國領事的蠻橫要求。他說明捕人的理由,并對因此而引起的誤會表示遺憾,同時他斷然否認有任何侮辱英國國旗的意圖。“ 他說, 面對英國人的蠻橫無禮,”中國官吏心平氣和,冷靜沉著,彬彬有禮“。
《清史稿》稱:” 名琛性木, 勤吏事, 屬僚憚其威重。初以偕徐廣縉拒英人入城被殊眷, 因狃於前事, 頗自負, 好大言。遇中外交涉事, 略書數字答之,或竟不答?!叭~名琛此人是真正的適合當官的人,從他能讓自己在晚清如此動蕩的時局中,一路升至兩廣總督,同時在這個位置上穩居七八年就可以看出。在沒有發生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前,葉名琛甚至是咸豐帝最為倚重的大臣之一,時常對其稱贊不已。
葉名琛為官,有功絕對要表現出來。太平天國運動爆發之后,葉名琛隨當時的兩廣總督一同抗擊太平軍。在上報朝廷的詔書中,屢屢都會將自己的名字屬上。如此皇帝在閱讀總督的奏報之時,看見他的名字,也不會忘了他的功勞。
善于揣摩上層意思,同時專注政績。葉名琛知道,”反賊“絕不可能輕易消除反心。所以要嚴格的對待犯人,并且給其他有凡心的人做出威懾。所以當時他每次俘虜了起義軍之后,絕對會處以絞刑。判處死刑的菜市口,每天都會有七八百個人被斬首,最多的一次接近一千人。而他的做法,極對咸豐帝胃口,所以對于葉名琛極為信任,讓其做了兩廣總督,且能待七八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