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睿皇后是怎樣的人?她與道光的關系好嗎
孝和睿皇后鈕祜祿氏,是嘉慶帝的第二任皇后,是潛邸舊人。是嘉慶帝為皇子時的側福晉,后來乾隆帝禪位,嘉慶帝繼位。嘉慶元年大封潛邸舊人,嫡福晉喜塔臘氏被封為皇后,側福晉鈕祜祿氏被封為貴妃。嘉慶帝繼位第二年,皇后喜塔臘氏因病逝世,經乾隆指示,冊其為皇貴妃,為后來封為皇后打好基礎。到了嘉慶六年,被正式冊為皇后,史稱孝和睿皇后。
嘉慶帝的繼任者道光帝,其生母為元后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但是因為喜塔臘氏在嘉慶二年就去世了。所以道光帝從那時開始就是由孝和睿皇后照顧的,兩人的關系始于此。
道光帝和孝和睿皇后這對母子之間的關系,可以說是繼母與原配遺留子的典范。道光雖然不是孝和睿皇后的親子,而且在那個時候孝和睿已經有了兩個親生兒子,分別是皇三子綿愷和皇四子綿忻。但對于這個養子,孝和睿皇后還是付出了自己的全部關愛。將道光視為親生兒子不說,很多時候對道光甚至比對皇三子綿愷和皇四子綿忻要好。正是因為這樣,所以道光和孝和睿皇后的兩個親生兒子間,擁有深厚的兄弟情誼。
若只是這樣也就算了,在一件政治大事面前,也看出了孝和睿皇后與道光之間的關系。從這兒也可以看出,孝和睿皇后的睿智。
嘉慶二十五,清仁宗嘉慶駕崩。因為事出突然,繼承人選未及明示。在乾干清官正大光明匾額的后面,以及皇帝隨身所帶的金盒中,都沒有發現選立的儲君密詔。這個時候,情形就有些嚴峻了。在舊主逝世,新帝未選的情況下,孝和睿皇后作為正宮皇后,具有很大的話語權。在嘉慶崩駕后傳懿旨令綿寧繼位,而不是自己的孩子。
她清楚的知道綿寧為乾隆指示,嘉慶屬意的繼承人。乾隆晚年曾親在宮內操辦綿寧婚禮,并賜皇孫夫婦婚后仍居宮內,此乃清朝皇帝對皇孫特例之舉而嘉慶生前也為道光培植勢力,大力封賞。孝和睿皇后,清醒的大腦,讓國家安定,重臣臣服,也得來了道光帝將其當做親母孝順的結果。
《翁同龢日記》:“宣宗晚年,每披軍報,必不怡良久。一日問孝和睿皇后安,適英夷占定海,上強為慰藉。太后厲聲日:”祖宗創業,尺土一民皆艱難締造,何今輕棄之耶?“上長跪引咎。”
道光二十九年孝和睿皇后去世,她死后道光道光在喪處“席地寢苫”,恪守孝子居喪的禮節,雖經王公大臣屢次奏請還宮,堅持不允。而那個時候他自己也已經六十八歲,算是一個老人了。這個時候最忌哀毀勞頓,對健康不宜。何況他那時也有病在身,卻堅持全孝子禮儀,可見對孝和睿皇后的敬愛之情。在孝和睿皇后逝世以后的一個多月,道光亦在慎德堂喪次崩駕,少不了因喪事操勞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