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朝雍正皇帝為何提前為自己安排殉葬品
雍正帝做皇子時,身體一直不錯。可是,他即位后,朝乾夕惕,日夜操勞,身體受到影響。雍正七年冬天,他卻得了一場大病,差點就見了閻王。什么病呢?檔案并沒有說明,只是說很嚴(yán)重。但是,從一些記載中,也看出了一些端倪。有書說他的病癥是:飲食不定、睡眠失常、陣發(fā)寒熱。而且,他的下頜居然出現(xiàn)了好多小疙瘩,這究竟是什么癥狀,一時難以說清楚。不過,雍正帝這次病的時間很長,以至于影響了他的工作。他這次患病,之所以長時間不好,主要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
一是允祥病逝。允祥是康熙帝第十三子,生母為敬敏皇貴妃章佳氏。雍正與他的各個弟兄間,最喜愛的就是允祥。他繼承皇位后,做了兩件有利于允祥的事情:第一把允祥母親由敏妃升格為敬敏皇貴妃,并把已經(jīng)埋葬多年的敏妃從地宮中挖出來,破例葬到康熙帝景陵地宮之中;第二為允祥晉爵,封為怡親王,世襲罔替為鐵帽子王。雍正七年(1729)十一月,允祥患病。至第二年五月初四日,病情加重,不幸病逝。這件事,刺激了病中的雍正帝,他的病情加劇了。
二是孝敬憲皇后病逝。孝敬憲皇后,烏喇那拉氏,內(nèi)大臣費揚古女。孝敬憲皇后溫柔嫻淑,與雍正帝感情很好,雍正帝即位后,封為中宮皇后。她曾為雍正生下長子弘暉,可惜,長到八歲的時候,就不幸夭折了。雍正九年九月,孝敬憲皇后病逝。當(dāng)時,雍正帝仍在病中,皇后的去世,使他苦不堪言。為此,雍正帝以為自己快要死了,便開始安排后事。
雍正八年五月初四下旨,安排殉葬品:“當(dāng)年太皇太后賜朕數(shù)珠一盤,現(xiàn)在養(yǎng)心殿內(nèi)收著;還有圣祖阿瑪賜朕的數(shù)珠一盤,爾等拿來,同此小匣內(nèi)玻璃鼻煙壺一件歸于一處,交自鳴鐘處好生收著。”雍正八年五月十五日,下旨:將《日課經(jīng)懺》一部交與自鳴鐘收貯,萬萬年后,安于梓宮內(nèi)。雍正八年五月十八日下旨:古錢一個交與自鳴鐘處收貯,萬萬年后,隨《日課經(jīng)懺》一處。上面是雍正帝為自己去世后,安排的殉葬品。看來并不是奇珍異寶,都是一些宗教的信物。這么說,雍正帝還是很廉政的一位帝王。
不過,雍正帝是個極聰明之人,他不可能被這些事打倒,他開始調(diào)節(jié)自己的狀況,多方尋醫(yī)問藥,到雍正九年秋天,就康復(fù)了。之后,雍正帝又活了5年,直到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駕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