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第一奇人青幫大師爺楊度 把袁世凱坑慘了
我們知道袁世凱梟雄一世,是近代影響極為深遠的人,他的一生也做了不少好事,比如讓滿清遜位,締造共和,推動教育改革等等。
但袁世凱也干了一些壞事,最著名的就是稱帝了。
袁世凱為啥想當皇帝呢?這里面,有一個人很關鍵。
這就是民國第一奇人楊度。
楊度是湖南湘潭人,家里原本是務農的,后來太平天國起事,家里才參與了湘軍。父親從軍兒從文,這都是慣例,向是沙場險惡,沙場得了功名的,從來都讓后代讀書,方是正道。
于是,楊度從文學習,后來考取了秀才。不過,考進士時落榜了。那時候,也沒多少人正兒八經考試了,都在鬧改革或者鬧革命。公車上書就發生在這時。
楊度也是參與者,因此還認識了康有為、梁啟超、袁世凱、徐世昌等人。同時,他的思想也在這里差不多定型了,就是走君主立憲制。
此后,楊度到日本留學,在日本結識了近代一大批牛人,蔡鍔、汪精衛是他的同學,黃興是他好友。這其中,楊度跟蔡鍔的關系最好,蔡鍔經常到楊度家蹭飯吃,但沒想到,他們因主張不同,后面站到了對立面。
在日本,楊度還碰到了一個人:孫中山。
孫中山是搞革命的,楊度當時是留日學生總干事,聲望很高,孫中山專門找他,尋求他的支持。孫中山聊了兩天,口水說干了。楊度說,孫先生你的話我感覺都對,但我還是支持君主立憲。不如這樣,如果你成功了,我以后就放下我的信念來支持你。要是我成功了,你就來幫助我。
后面,楊度還把黃興介紹給了孫中山,黃興可以說在革命的道路上,對孫中山的幫助最大。賴因孫中山有毅力有決心,缺果敢,而黃興補足了這一點。黃興此人,用湖南話形容就是“霸蠻”。
從此,孫中山繼續搞他的革命,楊度搞他的君主立憲。最終,還是孫中山略勝一疇,辛亥革命槍一響,皇帝都被拉下馬。楊度想立憲,也找不到君主了。這時候,楊度該兌現承諾,去給孫中山打工了。
楊度卻爽了約,跑到袁世凱下面,給袁世凱打工。
為什么呢?原來,從日本回國之后,楊度進入清政府的視野,當時慈禧也知道清政府再不搞立憲,怕是不行(當然,就是搞也不行了,八國聯軍一進京,巨額賠款一出來,中國立憲的物質基礎不在了)。
慈禧派了載澤、端方、徐世昌這些大臣出西洋考察。這些人有心辦差,無力交差,沒這個文化水平啊。一打聽,楊度跟梁啟超是這方面的高手,于是,請他們當槍手,捉刀寫了一些文章,成為立憲的理論基礎。
這樣一來,清朝就知道有楊度這么一號人了。后面,楊度又經袁世凱、張之洞推薦進入北京,在頤和園給那些皇親貴族講法律,講憲政。這一來一往,楊度發現滿清之內,毫無帝才可以完成這個憲政,他倒是看上一個人。
這個人就是袁世凱。
楊度覺得袁世凱有才有兵有膽有識,是當世之“非常之人”。楊度決定助袁世凱成事,他本人則當帝師。什么是帝師?劉邦的張良算一個,朱棣的姚廣孝算一個,朱元璋的劉伯溫算一個。
所以,當年滿清政府要殺袁世凱,楊度竟然不寫文件,救下了袁世凱。而武昌起義后,袁世凱復出,楊度直接當了袁世凱的參謀。
有楊度這么一位老牌的君主憲政派在身邊,袁世凱的思想當然受影響,慢慢的也生出了當皇帝搞憲政的想法。當時楊度還寫了一篇文章給袁造勢,說中國人素質低下,不宜于搞民主共和,只適合君主立憲云云。
為此,楊復組團造勢,搞了一個籌安會,里面有六位大牛人。分別是楊度、孫毓筠、嚴復、劉師培、李燮和、胡瑛。是謂籌安六君子。
袁世凱越聽越有理,終于,推推讓讓當了皇帝,過了一把皇帝癮。過把癮就死,這是歷史定律,袁世凱稱帝八十三天后宣布退位,三個月后去世。
樹倒猢猻散,楊度成了通緝犯。出乎意料,第一個站出來反對袁世凱的蔡鍔卻為楊度開度,說楊度這個人其實是以君憲救國的,他跟著袁世凱是想實現救國的宏愿,是不得已,他跟那些攀附袁世凱而希望發達的人是不同的,希望政府惜人才,給出路。
反而是袁世凱不能釋懷,死之前還埋怨”楊度誤我”。
楊度度袁世凱不成功之后,開始自度,出家當和尚去了,號“虎禪師”。后面張勛搞復辟,請他出山,他拒絕了。他是看明白了,袁世凱都做不成的事,張勛,一個袁的馬仔都排不上前三位的,能成功嗎?
后來,楊度開始幫助孫中山,也算實現當年在日本的諾言。
在最后的時光,楊度在上海寓居,成為上海青幫大佬杜月笙的門人。杜月笙發達后,在老家大營家祠。其家祠記就是楊度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