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戰國牛人蘇秦靠什么取得了六國的相印?
蘇秦,戰國初期周王室屬地洛陽人,師從世外高人“鬼谷子”,其同門師兄弟中較為出名的,有著名的軍事家孫臏、龐涓,卓越的外交家張儀等人。后來此四人出山后,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戰國的時局。蘇秦下山之后,其仕途并不是一帆風順,而是經歷了一番艱難的挫折。然而,困難面前,蘇秦又是靠什么最終贏得了六國國君的信任,成為我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身掛六國相印的牛人的呢?
年輕人多少都有些自傲,蘇秦本人也不例外。蘇秦自從在鬼谷先生學成歸來之后,自認為自己師出名門,比其他人都高上一頭,完全可以憑借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去說動天下的諸多君主,為自己謀得高官厚祿。
當然,這只是他個人一廂情愿的想法,真正實際實行起來有多困難,他自己根本就沒有預料過。
于是,躊躇滿志的蘇秦同學回家成親沒多久(傳宗接代也是必須的),便做出了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變賣了自己家里所有值錢的東西,打算去游說諸侯。
然而,對于他的這一舉動,他的親朋好友卻都一致認為:蘇秦是個敗家子,這日子肯定是不想過了。
但是,面對眾人的質疑,蘇秦卻笑著說出了自己的理由。他表示,自己正是為了自己的家人好,為了讓他們過上更好的日子才這樣做的。并且,他還讓眾人等著自己回來,到時候自己家就會變得相當的富有。
對于蘇秦的這一言論,不光外人予以嘲笑,就連他自己的家人也沒有一個贊同的——因為這簡直就是空手套白狼啊,你以為你是誰啊,出去轉一圈就能大富大貴。就是你巧如舌簧,能夠把白天說成黑夜,人家君王憑什么又會給你高官厚祿呢,他傻啊!
另外,畢竟這年頭靠嘴皮子混處名堂的,還真不多見。而家人又一致認為,蘇秦肯定不屬于這不多見的人中的一員。
于是,為了蘇秦的美好未來,為了不讓他誤入歧途,家人推舉他的母親出面來做蘇秦的思想工作。
母親告訴蘇秦:“咱們平民老百姓不求所謂的大富大貴,也不求什么高官厚祿,只求有一個安穩的小日子過。你跟鬼谷先生外出學習了幾年,咱也有文化了,不怕別人笑話咱文盲了。你也知道,咱們這兒的人,祖祖輩輩的男人們都在做兩件事情——要不種地、要不經商做買賣(蘇秦家住在洛陽的城鄉結合處,即可在家務農,又可倒賣農村或城市的貨物從中掙取差價)。”
“你要是不喜歡種地,那就去做買賣好啦。像咱們這樣的普通人家,做個老實本分的人就可以了,沒必要要那些東西(錢財、富貴),有吃有穿有安穩的日子,這不比什么都好嗎?”
“再說了,務農和經商,哪一個不比耍嘴皮子可靠啊。咱要是沒有那個本事,咱還是老實的呆在家里吧!”
多么慈祥的老母親啊,生怕兒子以后的生活會被他的魯莽和草率給毀了。另外,她還害怕兒子會被別人瞧不起——因為在當時很多人的眼里,靠嘴皮子就能得到高官厚祿這種事情,簡直就是癡人說夢。要是可以這樣的話,天下間誰還種地經商啊,都去耍嘴皮子多好啊。
于是,在大家的眼里,蘇秦成了不務正業的典型代表。
但是,一切的勸說和偏見,在蘇秦這里都被視為無物——我一定要堅定我的信念,富貴的生活正在向我招手,為了美好的未來,現在我可以拋棄一切!
于是,心懷大志的蘇秦同學踏上了游說諸侯的道路。前面的艱難險阻正在等待著他,所有的一切也都在考驗著他。
但是(歷史往往就怕這兩個字),好高騖遠的蘇秦同學過高地看待了自己的才能。此次出行,他并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首先,先前鬼谷先生講述的游說的技巧及其重點,自己并沒有徹底的領悟和消化吸收;其次,自己沒有游說諸侯的經驗;最后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是,自己對當時的時局并沒有徹底研究清楚。
于是,這樣冒冒失失就上路的蘇秦同學很快就碰壁而歸,而且隨身隨帶的車馬奴仆也都變賣的一干二凈(不然沒錢回家)。
回家之后,蘇秦受到了全家人的極度冷遇——活該,就該讓你吃點苦頭,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非得外出逞能。當初勸你在家過本分的日子你不聽,怎么樣,吃虧了吧!
蘇秦進家門的時候,穿的是破布爛衫,渾身污垢(很多天沒有洗澡)。父母在院子里看到他后,轉身就往屋子里走;妻子在屋子里看見他,動也不動,而且什么話也不說,只是機械地用織布機織著自己的線,全當沒看見他的出現。
已經一天多沒吃東西的蘇秦,肚子餓到了極點。看見嫂子就在自己前方站著看自己,蘇秦捂著咕咕直叫的肚子,哀求嫂子給自己點吃的。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他嫂子竟然也冷冰冰地說了聲沒有。
既然別人都不理睬自己,那就找自己的兄弟吧,不好意思,二人(蘇代、蘇厲)都不在家,不是在田間干活、就是在外地經商。
此時,蘇秦連死的想法都有了。他是多么的無助,他明白了什么叫做窮困潦倒、什么叫做眾叛親離。
然而,蘇秦并沒有怨恨家人的鐵石心腸,這一切都是自己咎由自取,怨不得別人。如果當時自己做好充分的準備,認真考察一下天下的局勢,仔細溫習一下鬼谷先生的講解,自己還不至于弄得如此沒有顏面。
于是,克制住內心的失落情緒,蘇秦開始了閉門自學(當然,家人是不會眼睜睜餓死他的)。他拿出了當年下山時鬼谷先生送與他的一本教材《陰符》。
可不要小看這本書,這可是一本奇書,誰要是能夠真正理解其中的奧妙,那就真可謂是獨步天下。其實,這本書當年蘇秦已經學習過。或許是當年沒有認真聽講、或許是認為此書作用不大,反正當年蘇秦是對此書研究的不是太深,從中沒有得出什么啟發。
真是書到用時方很少,既然手頭就剩鬼谷先生送的這本書了,那就專心地看吧。蘇秦知道,自己的老師與常人不同,總會把高深的計謀隱藏在很是膚淺的話語中。為了不讓家人和外人瞧不起自己,為了證明自己不是不務正業的小青年,為了證明自己的話是正確的,自己必須實現這個夢想,哪怕是粉身碎骨(當然,事情還沒有這么嚴重)!
于是,倔強的蘇秦開始了不分晝夜的苦讀。除了吃喝拉撒和少量的睡眠時間,蘇秦把幾乎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這本奇書上。晚上困了,他就把自己的頭發用繩子綁在房梁上(古代的平房要矮得多),后來要是再困了,就直接拿縫衣服的針來錐刺大腿(活生生的自殘——頭懸梁,錐刺股就是這么來的)。
就這樣,一年的時間過去了,蘇秦走出了屋外。他看到了久違的陽光,同時看到的還有無限的希望。
蘇秦決定再去試一試。當然,這次他接受了之前的教訓,沒有那么魯莽。方法、技巧這次自己是徹底的掌握住了,那就先去外面打聽一下時局吧。
于是,在周王室的所在地洛陽,蘇秦把當時各個諸侯的情況打聽得一清二楚,再加上當年有游說的經驗,也熟悉諸侯各國的山川地理、風土人情。知識的資本已經儲備的差不多了,就看現場的靈活發揮了。
于是,蘇秦在勸服兩兄弟并得到他們的贊助之后(他自己沒有經濟來源),再次踏上了新的征程。
雖說這一次的開頭情況有點糟糕,因為機遇的不巧合,也碰了幾次壁。但是,后來情況變得越來越好,蘇秦先是說服了當時最北邊的燕文侯,然后又順勢成功地勸說了趙肅侯、韓宣王、魏惠王、楚威王。后被趙肅侯封為武安君,全權負責聯系六國合縱抗秦,并且一舉拿下了六國的相印,成為我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身居六國相位的牛人。
后來,蘇秦帶著其他五國的寄托,去向趙肅侯匯報情況。當蘇秦一行經過家鄉洛陽城的時候,連周王都被驚動了,立即讓人去為這支隊伍清理街道——因為六國都給蘇秦配置了相應的護送人員,再加上各國的外交人員,其規模不下一個諸侯的出行陣勢。
在紛雜的人群中,蘇秦發現了自己的家人。他的妻嫂都跪在道路的一邊,低著頭不敢看自己。蘇秦跳下高大華麗的馬車,問嫂子為何又如此多禮,自己還是當年的那個蘇秦。然而,他的嫂子依舊不敢抬頭,用衣袖緊緊地捂住自己的臉(沒臉見蘇秦了),低聲說出了所以勢利小人的心聲——“這都是因為您位高權重,成了富貴之人。”
雖然蘇秦對世人(包括自己家人)的這種勢利行為極為討厭,但是他除了一聲嘆息外,也不能在做些什么,畢竟這是一種大的社會風氣。
但是,不管怎么來說,蘇秦畢竟靠著自己堅定的意志以及頑強的精神,最終取得了成功,實現了自己人生夢想。
蘇秦,先秦時期一位獨一位一無二的說客、政治家、外交家,就這樣永遠銘記在了史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