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佗奉命南征 為什么會跑到越南當起了皇帝?
秦始皇嬴政統一六國后,還不滿足。他把目光轉向廣袤的南方,手指在嶺南劃了一個圈,說:“這些也是朕的地盤。”
于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為主將、趙佗為副將,率領50萬大軍攻打嶺南。主將屠睢因為濫殺無辜,被當地人奮起反抗殺死了;秦始皇又派了一個任囂為主將。
這樣,反復折騰了4年,任囂和趙佗終于將嶺南一帶圈進秦始皇的地盤。秦始皇在嶺南設置了三個郡: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趙佗被委任為南海郡龍川縣令。
南越武帝趙佗
任囂死后,趙佗開始大顯身手了。手握重兵的他,馬上就把桂林郡和象郡吞并了。這樣,趙佗就掌握了嶺南的一大片地盤--從今天的地圖看,這塊地盤包括廣東、廣西兩個省的大部分地區,福建、湖南、貴州、云南的一部分和越南北部的廣大地區,“東西萬余里”。
秦始皇
有人問,趙佗在外面“胡來”,秦朝皇帝就不管嗎?
問題是,那時候秦始皇已經死了,秦二世剛剛即位,就遭到陳勝吳廣起義的嚴重打擊,自顧不暇,哪里有時間精力來管千里迢迢之外的事情?
很快,風雨飄搖的秦朝被農民起義軍埋葬。趙佗趁此機會,馬上自稱為“南越武王”,把國都定在了番禺,也就是今天的廣州。今天的越南中北部即是南越國的一部份。
劉邦當皇帝時,與南越國保持“河水不犯井水”的關系,相安無事。可劉邦一死,繼位者禁止南越在邊境上購買鐵器。這就惹怒了趙佗。趙佗率軍攻打漢朝,奪取了幾個縣城。最后,索性自家給自己加冕,自稱“南越武帝”。
這是越南歷史上第一個皇帝。也是中國人第一次在國外當皇帝。
趙佗在治國理政上確有兩把刷子。他雖然是來自中國的皇帝,但非常注意將越南本地人吸納進政權,還分封越人首領為王。
此外,當時越南一帶農耕文明還在萌芽狀態。鑒于這種情況,趙佗積極引進中原先進耕作技術、打井灌溉技術和冶金、紡織技術,幫助越南發展經濟,提高生產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趙佗非常尊重越南的文化習俗。
比如,他一度公開宣稱自己是“蠻夷大氏老”,還脫掉漢族的正統官服,采用越人的服飾。
南越初期地圖
這些做法,贏得了越人的肯定和擁護。
在趙佗的治理下,越南從散亂的原始社會,一步跨越進有序的封建社會。
南越歷史文物
那么,越南人怎么看待這位來自中國的皇帝呢?
越南史學家黎嵩這樣評價趙佗。他說,趙佗“乘秦之亂,奄有嶺表,都于番禺,與漢高祖各帝一方,有愛民之仁,有保邦之智,武功懾乎蠶叢(安陽王蜀泮),文教振乎象郡,以詩書而化訓國俗,以仁義而固結人心,教民耕種,國富兵強……真英雄才略之主也。”
“英雄才略之主”,古往今來,還真沒有多少皇帝能當得起這個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