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名將俞濟時是蔣介石外甥?俞濟時手下哪些人
俞濟時(1904—1990),字良楨,浙江奉化縣城奉南村人。投身到族叔、黃埔軍官學校軍需處長俞飛鵬處,得保薦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后留任蔣介石侍衛。1937年任七十四軍第一任軍長,74軍主要創立人之一,1942年任蔣介石侍衛長,后任三十六集團軍總司令等職。期間,隨蔣介石出席開羅會議。
抗戰勝利后,歷任國民政府參軍處軍務局長、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干事會干事、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總統府第三局局長。1949年去臺灣,歷任國民黨總裁辦公室總務主任、侍衛長,1990年于臺北逝世。著有《時代新軍人應有之修養》、《孫子之戰術戰略思想采微》等。
俞濟時是蔣介石的小同鄉,也是出身浙江奉化,出生之后因為兔唇的生理缺陷以致于不能做事,后通過族叔俞飛鵬的介紹給蔣介石做了侍衛,早在黃埔軍校時期,俞濟時就以勤奮刻苦為蔣介石所激賞,以侍衛排長候補累官至第25旅副旅長,而后又以“忠勤”授給國民政府主席警衛第一旅旅長、國民政府警衛軍司令,1930年第一警衛旅擴編為警衛第一師,俞濟時出任第一師師長,三年之后,蔣介石又把他派回浙江出任浙江保安處處長(保安司令)授予少將軍銜。所謂衣錦還鄉、夸官故里,俞濟時同時都做到了。
他抗戰時是74軍軍長,手下有:馮圣法,王耀武,李子儀,吳濟光,張靈甫,李天霞。這些差不多都少將以上的人.然而,時過境遷,蔣介石逃往臺灣之后,蔣太子親掌情治系統,俞濟時毛人鳳等都稱經國眼中的障礙,必欲除之而后快。一日夜晚,侍衛軍軍營槍支走火,部隊亂作一團,蔣介石大為不滿,追查原因,太子以俞濟時老邁不堪任用奏聞,蔣介石沉吟數分鐘,命俞濟時開缺調任閑職。俞濟時滿目蒼涼的告別了蔣家父子,也告別了自己周旋近乎一生的權力核心。
俞濟時簡介
俞濟時(1904—1990),字良楨,浙江奉化縣城奉南村人。據說是蔣介石的外甥。
早年在縣城永豐店當學徒,1921年在慈北鳴鶴場當民信局信差,次年任福建浦城縣政府庶務。后投身到族叔、黃埔軍官學校軍需處長俞飛鵬處,得保薦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后留任蔣介石侍衛。1926年任侍衛大隊排長、連長。次年,侍衛大隊擴大為警衛團,任營長、團長。1928年復擴為警衛第一旅,任旅長兼南京警備司令。1930年再擴大為師,任警衛第一師師長。
1932年任張治中部八十八師師長,參加上海一·二八抗戰,受重傷,次年任浙江省保安處長。
1937年任七十四軍軍長,參加南京保衛戰等。1942年任蔣介石侍衛長,后任三十六集團軍總司令等職。期間,隨侍蔣介石出席開羅會議。
抗戰勝利后,歷任國民政府參軍處軍務局長、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干事會干事、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總統府第三局局長。
1949年去臺灣,歷任國民黨總裁辦公室總務主任、侍衛長,“總統府”第二局局長及戰略顧問、“總統府”國策顧問。1990年逝于臺北。
著有《時代新軍人應有之修養》、《孫子之戰術戰略思想采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