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偉:最強開國少將 留下的遺物卻讓人鼻子一酸
在開國將帥中,鐘偉是一個非常特殊的人物,素有“中國巴頓”之稱。按照鐘偉在建國前的級別,應該授予上將,但因為他的暴烈脾氣,最終只拿了個少將,也因此被坊間譽為“世界最強的少將”。網上有文章說鐘偉不服氣,還去找過林彪評理。但這個說法很可能是杜撰,因為鐘偉雖然性格上不讓人,但絕不是爭名奪利的人。
現在,就來看看鐘偉將軍留下來的幾件遺物。
第一件,是一根斷掉的皮帶。
早在紅軍長征過草地時,留在最后的幾個人沒有糧食了,能找到的野菜也都吃完了,這時,一位連長把皮帶抽了出來,每天割下一小段,用水煮了給大家吃。
鐘偉將軍
其實,這位連長幾天前就在戰斗中受傷了,一直沒告訴大家,也一直沒有吃飯。直到走出了草地,趕上了大部隊,這位連長已經奄奄一息了,臨終前,把這根斷掉的皮帶送給鐘偉,因為鐘偉長得矮小,腰也細,勉強還能用。
后來在抗日戰爭時期,有一次鐘偉在沖鋒時,一用力,把皮帶崩開了,掉在壕溝里。后面的警衛員邱德彪拿起來一看,已經斷掉了,而且非常舊,就沒當回事,又給扔了。
戰斗結束后,鐘偉問邱德彪看沒看見他的皮帶,邱德彪說看見了,又讓他扔了。鐘偉大怒,沖他吼道:“誰讓你扔了!趕快給我找回來!”
鐘偉的兒媳和孫子孫女,在展示鐘偉的遺產
建國后,這條皮帶已經不能再用了,鐘偉仍然沒有扔掉,而是像寶貝一樣收藏了起來。
第二件,是一個有洞的肥皂盒。
這個肥皂盒是抗日戰爭時期的戰利品,鐘偉一直帶在身邊。到了1949年,這個肥皂盒已經被磨出了一個小洞,但鐘偉仍然在用,不舍得扔掉。
有一次,鐘偉洗完手,把肥皂放回肥皂盒里,但因為肥皂只剩一點了,就從洞里溜了出去。旁邊的幾個將領都笑了,說:“鐘軍長,你的肥皂盒也該換換了。”
鐘偉也哈哈一笑,說:“沒事,還能用!”說著,又拿來一塊肥皂,把兩塊肥皂捏在一起,放在了肥皂盒里,笑著說:“這不又能用了嗎?”
晚上,邱德彪給他拿來一個新的肥皂盒,高興地說:“首長,我給你要了一個新的肥皂盒!”
鐘偉看都沒看,說:“你跟著我也不是一年兩年了,怎么還不知道我的脾氣?馬上要建國了,全國都需要花錢,我們能省點就省點,肥皂盒能用就行了,把新的給我退回去!”
就這樣,這個有洞的肥皂盒,鐘偉又用了好幾年。
第三件,是一個公文包。
鐘偉年輕時曾當過紅軍宣傳員,發了一個公文包,里面裝著很多宣傳材料,比如“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等等。后來鐘偉當了師長、軍長,也一直帶著這個公文包。
鐘偉將軍之墓
解放戰爭時,有一天晚上鐘偉的部隊到了一個村子,準備在村子里宿營。但戰士們敲了很多家的門,都沒有人開門,可能他們以為是土匪。鐘偉讓大家別敲了,在大街上就地宿營。
警衛員知道鐘偉的頸椎不好,睡覺必須要有枕頭,就準備去找枕頭。這時,鐘偉把公文包拿了出來,往地上一放,說:“這就是我的枕頭。”
第二天早上,村民們都起來了,發現大街上躺著這么多士兵,都被感動了,尤其是當他們得知連首長都睡在大街上,連枕頭都沒有的時候,更是震動,連忙把他們迎進屋里,給他們燒水做飯。
后來,鐘偉經常對孩子們說:“共產黨為什么能打敗國民黨?就是不擾民,為人民服務。把公文包當枕頭,也是我軍的優良傳統。”
臨終前,鐘偉將軍留下遺囑:“親愛的黨,我死后不必給我補發什么薪金,因為兒子們都能生活了,我自己也未欠任何賬目;我的電視機與冰箱都作為黨費上交給黨,不要給我舉行追悼會和靈前告別,把我的骨灰撒在平江天岳書院,我們起義的地方。”
這份遺囑被復印了好幾份,每一個后代都保存著一份,成了鐘家的傳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