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九五至尊李自成最后的歲月是怎樣的?
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糧”,代表了當時最廣大人民的利益,人民把他送到勝利的彼岸。成功后的李自成,無法建立一個長期代表人民利益的新政府時,人民失望了,軍隊失望了,失望的軍隊開始搶奪、殺害失望的人民。
流亡政府
1645年三月,李自成率領全部家當---大順軍20萬和官員、家屬30萬人,共50萬人組成的“難民部隊”,開始大逃亡,日子相當的不好過,大順軍既無后方供應,又要保護隨行軍屬,傷員還無法安置。幾十萬人到處搶百姓財物,大順“流亡政府” 頓時變成了“流氓政府”!
損失慘重
九江之戰后,李自成損失慘重,清軍班師還朝。李自成又踏上了新的征程,盡管已經稱帝,但在他的內心深處,卻真實喜愛著“闖王”這個悠久的稱號。“闖者,代表著勇敢,代表著無畏,代表著不屈不撓,”自從23歲起兵以來,他就在這個“闖”字的指引下,一次次浴火重生,一次次堅定地向人生的新高度攀登!失敗,未曾不會是成功的起點,自己才三十九歲,歷史或許會給自己一個改過自新、東山再起的機會的!
九宮山變
五月四日,李自成率直屬的一萬余部隊行至湖北,獨領28名親兵來到了附近的九宮山,在明末清初的社會大動蕩中,各村寨為了自保,紛紛成立了由青壯年組成的“鄉兵”,大順軍到達湖北后,對所過鄉村一搶二殺三燒,“鄉兵”們奮起自衛,“軍地關系”格外緊張。正在九宮山上轉悠的李自成,恰恰碰倒了這樣一支巡寨的“鄉兵”。這些“鄉兵”糾集了八十多人,一下子就沖到了李自成一行的面前,出其不意地將這些外鄉的“賊人”們包圍起來。
梟雄隕落
混戰中,鄉兵們仗著人多勢眾,把李自成這些身經百戰的衛隊,沖了個七零八散。“鄉兵”程九伯見李自成單人獨馬,想搶李的“寶馬” 。李自成畢竟是見過大世面的專業殺人選手,業余選手“程鄉兵”那里是他的對手,幾招下來,“程鄉兵”就被李自成壓在身下。正當“程鄉兵”命喪黃泉之際,他的外甥金二狗趕到,掄起鐵鏟沖李自成砸去,嚓的一聲,削丟了李自成的半個腦袋。
水可載舟
當年,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糧”,代表了當時最廣大人民的利益,人民頓時載起了他這葉扁舟,并把他送到勝利的彼岸。當成功后的李自成,無法建立一個長期代表人民利益的新政府時,人民失望了,軍隊也失望了,失望的軍隊開始搶奪、殺害失望的人民。雙方的關系也由“水載舟”變成了“水覆舟”。失望的人民遍布城鄉、遍布山野,處處打擊著由“仁義之師”變為“害群之賊”的大順軍。
水可覆舟
于是,李自成被一普通農民“鄉兵”殺害,就不難理解了,萬事有因必有果!后來,當地的清朝官員從李自成余部口中得知,大名鼎鼎的“一號恐怖頭目”李自成竟然被一個默默無聞的小“鄉兵”殺了,他們夢魘般的歷史終于結束了。李自成死了,死得殘烈、死得窩囊,他的死,雖然有偶然因素,但更有必然因素。這個必然因素就是“水可載舟,也可覆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