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奇男子石達開:凌遲一百多刀未吭聲
千顆明珠一甕收,君王到此也低頭。五岳抱住擎天柱,吸盡黃河水倒流。
這是太平天國名將石達開與苗族同胞歡聚時的即席賦詩,此詩同時也抒發了他的鴻鵠之志。
石達開文學才華極高,他應該算得上完美的人了。
1847年,33歲的洪秀全和32歲的馮云山到貴縣(廣西貴港)訪問一個人,邀其共圖大事,最終,這個16歲的少年答應了,走出了茅廬,與洪秀全開始了轟轟烈烈的人生。
這個1少年,就是石達開。
石達開,八歲撐起自家門戶,十三歲就能像大人一樣處理事情,因為長得帥氣,任俠正義,所以人們都稱之為“石相公”。
洪秀全金田起義,石達開毀家紓難,率4000人前來,領軍打仗,屢立戰功。永安封王時,年僅20歲的石達開受封為翼王五千歲,意為“天朝羽翼”,足見其地位。
太平軍攻打金陵,途徑幾省,每次都是石達開攻城野戰。西王蕭朝貴死時,是他率部西渡湘江,緩解缺糧之危。
取得“水陸洲大捷”后,石達開奪岳陽,占武漢,自武昌東下金陵,28天挺進1200里,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令清軍聞風喪膽,都叫他“石敢當”。
石達開的軍事才能遠不止此。
在太平軍西征戰場節節失利的時候,是他訓練水師,親自指揮,最終在湖口、九江兩次大敗湘軍,打的曾國藩一怒之下投水自盡,幸虧被人救了。
事實上,在太平天國起義的諸王里,石達開不僅年紀最小,最具軍事才能,而且極具政治才能,為人也無可挑剔。
太平軍定都南京后,大家都紛紛享樂,搶奪財寶,唯有石達開不染指這些。
在安徽,石達開選舉基層官吏,開科舉試,建立省、郡、縣三級行政體系,軍紀嚴明,愛護百姓,賑濟貧困,使士農工商各安其業,并制定稅法,征收稅賦,深得人民愛戴。
可以說,沒有石達開的這些作為,根本不可能有太平天國那十幾年的風光。
天京事變后,洪秀全見石達開深得人心,就意圖加害,為顧全大局,避免內訌,石達開只能離京避禍。
1863年5月,太平軍到達大渡河,因暴雨無法渡河,糧草用盡后,太平軍陷入絕境。
石達開為保全三軍,與四川總督駱秉章談判,后駱秉章背信棄義,把他押往成都,石達開2000部下全部戰死。
在成都受審時,他慷慨激昂,對方理屈詞窮。石達開受刑時,被割一百多刀,從始至終都默然無聲,旁觀者無不為他的正氣所觸動。
在當時,無論是太平軍的李秀成、陳玉成,還是清朝的曾國藩、左宗棠,都十分推崇石達開的才智,認為他是個奇男子。
直到石達開死去多年后,江淮間猶稱石達開威儀器量為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