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霸的簡介資料 臧霸在曹魏集團中有何軍功?
臧(zàng)霸(約165年—230年),又名奴寇(據《魏略》),字宣高,泰山華縣人。執金吾、特進。霸一名奴寇。父戒,為縣獄掾,據法不聽太守欲所私殺。太守大怒,令收戒詣府,時送者百余人。霸年十八,將客數十人徑于費西山中要奪之,送者莫敢動,因與父俱亡命東海,由是以勇壯聞。黃巾起,霸從陶謙擊破之,拜騎都尉。遂收兵于徐州,與孫觀、吳敦、尹禮等并聚眾,霸為帥,屯于開陽。太祖之討呂布也,霸等將兵助布。既禽布,霸自匿。太祖募索得霸,見而悅之,使霸招敦等,皆詣太祖。太祖以霸為瑯邪相,割青、徐二州,委之于霸。時太祖方與袁紹相拒,而霸數以精兵入青州,故太祖得專事紹,不以東方為念。霸求遣子弟及諸將父兄家屬詣鄴,太祖贊許之。東州擾攘,霸等執義征暴,清定海岱,功莫大焉,皆封列侯。霸為都亭侯,加威虜將軍。又與于禁討昌豨,與夏侯淵討黃巾余賊徐和等,有功,遷徐州刺史。從討孫權,先登,再入巢湖,攻居巢,破之。張遼之討陳蘭,霸別遣至皖,討吳將韓當,使權不得救蘭。當遣兵逆霸,霸與戰於逢龍,當復遣兵邀霸於夾石,與戰破之,還屯舒。權遣數萬人乘船屯舒口,分兵救蘭,聞霸軍在舒,遁還。霸夜追之,比明,行百馀里,邀賊前后擊之。賊窘急,不得上船,赴水者甚眾。由是賊不得救蘭,遼遂破之。霸從討孫權于濡須口,與張遼為前鋒,行遇霖雨,遼欲去,霸勸止。太祖善之,拜揚威將軍,假節。后權乞降,太祖還,留霸與夏侯惇等屯居巢。文帝即王位,遷鎮東將軍,進爵武安鄉侯,都督青州諸軍事。及踐阼,進封開陽侯,徙封良成侯。與曹休討吳賊,破呂范于洞浦,徵為執金吾,位特進。每有軍事,帝常咨訪焉。明帝即位,增邑五百,并前三千五百戶。薨,謚曰威侯。子艾嗣。
建安二年【197年】臧霸到莒縣去襲擊瑯邪國相蕭建,攻陷莒縣,得到蕭建的輜重。臧霸曾答應送給呂布一部分,但沒有送到,呂布就親自前去索取。呂布的部將高順勸阻呂布說:“將軍威名遠揚,遠近畏懼,想要什么會要不到,何必自己去索取財物!萬一不成,豈不損害威名嗎!”呂布不聽。呂布到莒縣后,臧霸等不知呂布的來意,堅守城池,抵御呂布,呂布空手而歸。
建安三年【198年】曹操討伐呂布時,臧霸等曾帶兵往助呂布。呂布被擒后,臧霸隱身匿藏,然而曹操點名搜索,尋得臧霸,一見之下大悅,便使臧霸招降吳敦、尹禮、孫觀、孫觀之兄孫康等,往見曹操。曹操以臧霸為瑯邪相,又各任用吳敦等,割青、徐二州委任于臧霸。
建安四年【199年】曹操在兗州時,以徐翕、毛暉二人為將。兗州亂起,徐、毛二人皆叛。后來兗州之亂平定后,徐、毛亡命出逃投靠臧霸。曹操命劉備起行往見臧霸,并命臧霸奉上二人首級。臧霸便向劉備說:「以前我之所以能自立一方,是因為我不會做這種事。我受主公(指曹操)存命之恩,不敢違其命令。不過有意于王霸之道的君主應該以義相告,不宜威迫,愿將軍為我辭卻這個命令?!箘浔阋躁鞍运愿嬖V曹操,曹操嘆息地向臧霸道:「這是古人仁德之事,而你能夠加以奉行,這也正是孤之所愿。」于是皆以徐、毛二人為郡守。后來曹操與袁紹相拒,而臧霸數以精兵投入青州,所以曹操不用顧念東方之事,能專心應付袁紹。
建安十年【205年】曹操破袁譚于南皮,臧霸等前往祝賀。臧霸便求遣子弟及諸將之父兄家屬前往鄴城,曹操道:「諸君忠孝,豈復在是!昔蕭何遣子弟入侍,而高祖不拒,耿純焚室輿櫬以從,而光武不逆,吾將何以易之哉!」當時東州擾攘不止,而臧霸等執正匡義,征暴伐虐,清定海岱,其功莫大,于是皆封列侯。臧霸因功拜為都亭侯,加威虜將軍。
建安十一年【206年】臧霸與于禁討昌豨于東海,昌豨降,為于禁引用法令所誅。
建安十二年【207年】與夏侯淵討黃巾余賊徐和等,再算上前討昌豨之功勞,遷為徐州刺史。沛國人武周時為下邳令,臧霸敬異武周,常到其舍作客。后來武周部從事總詷不法,武周得其罪,被收監查究,但臧霸卻不嫌棄武周,反而更加親善。
建安十四年【209年】張遼討陳蘭時,臧霸既與于禁征梅成,于禁中偽降計,成得以率其三千余與陳蘭匯合于灊山。后引軍別遣至皖,討伐孫權將韓當,使孫權不得前救陳蘭。韓當遣兵以迎臧霸,臧霸與韓當軍戰于逢龍,韓當又遣兵襲臧霸于夾石,均被臧霸擊破之,臧霸然后還屯舒城。孫權遣數萬人乘船屯于舒口,分兵往救陳蘭,但聞知臧霸軍在舒城時,立即遁還。臧霸引軍乘夜追趕,將及天明,行百余里,向孫權軍前后夾擊。孫權軍窘急不堪,不得上船,蹈水而逃者甚眾。于是孫權軍不能救陳蘭,張遼便破之。
建安十八年【213年】臧霸從討孫權于濡須口,與張遼同為前鋒,遇上大雨,前鋒大軍先至,見江水增漲,敵船稍進,將士皆不安。張遼便欲退走,臧霸阻止張遼道:「主公(指曹操)明于利鈍,怎會犧牲我們呢?」至明日,曹操果然發出撤軍令。張遼以臧霸之言告訴曹操。曹操對臧霸加以贊揚,拜為揚威將軍,假節。曹操破孫權江西營,獲都督公孫陽。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臧霸從討孫權,先登入陣,再入巢湖,攻破居巢。后孫權徐詳告降,曹操還師,便留臧霸與夏侯惇等屯居巢。(臧霸先登破居巢應是發生于這年,而不是發生于討韓當前,因為沒有其他史料證明曹操曾于此前已破居巢。)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魏略》曰:「臧霸遣別軍在洛。」
黃初元年【220年】曹丕即王位時,臧霸遷鎮東將軍,進爵武安鄉侯,都督徐州諸軍事。曹丕踐阼后,進封開陽侯,徙封良成侯。(考《公卿上尊號奏》碑,臧霸是徐州刺史。曹植是年夏寫的《求祭先王表》云徐州臧霸,可見他未移駐青州。)
黃初三年【222年】臧霸與曹休討呂范,臧霸以輕船五百、敢死萬人襲攻徐陵(京口),燒攻城塹,殺略數千人。被征為執金吾,其位特進。每有軍事要務,曹丕都常咨訪臧霸?!段郝浴氛f:「臧霸又名奴寇。曹操死時,臧霸所部領的軍眾及青州之兵,以為天下將亂,大都鳴鼓擅自離去。曹丕即位,以曹休都督青、徐,臧霸向曹休道:「國家不肯聽從臧霸而已!若能借我步騎萬人,我必能橫行于江表?!共苄莞嬖V曹丕,曹丕便疑說臧霸之軍先前擅自離去,如今卻竟意壯如此!于是東巡,趁臧霸來朝而奪其兵。」此語與本傳大異。
太和年間【227年后】明帝曹睿即位后,增臧霸邑五百戶,并前三千五百戶。不久逝世,追謚曰威侯。其子臧艾嗣任。《魏書》稱臧艾「少以才理稱,為黃門郎,歷位郡守?!龟鞍僦燎嘀荽淌?、少府。死后謚恭侯。其子臧權嗣任。臧霸前后有功,封其子三人為列侯,賜一人爵關內侯。臧霸其中一子臧舜,字太伯,為晉朝散騎常侍。《武帝百官名》稱臧舜「才穎條暢,識贊時宜」。
正始四年【公元243年】臧霸得享從祀於曹操廟庭。
臧霸的父親臧戒在縣城當管理牢獄的小官,因為性情剛直,反對泰山郡太守徇私殺人,被逮捕押送泰山郡府。年僅18歲的臧霸聽說后,非常氣憤,召集了十幾個要好朋友前去追趕,在費縣西部山道上將父親劫回。臧霸勇猛異常,當時100多名押送士兵,無一人敢上前阻攔,紛紛抱頭鼠竄,各自逃命。臧霸和父親不敢回華縣,只得流亡東南郯城一帶。為混飯吃,參加了徐州太守陶謙的隊伍,不久升為騎都尉。當時,官軍和黃巾軍作戰頻繁,有本事的人往往自成一軍。臧霸作戰勇敢,正直義氣,成為一方統帥,士兵敬服歸奔,于是擁兵自立,駐扎在臨沂市北峨莊一帶。
曹操討伐呂布時,霸率部將孫觀、吳敦、尹禮助兵呂布,呂布失敗,霸隱藏,被曹操尋得,不但不殺他,反而非常喜歡他的勇武,派他招集舊部,并委他為瑯琊相,兼理青徐二州。談到臧霸的部隊,還必須指出的是,青徐水軍,是曹魏水軍的主力,是曹魏對抗東吳必須仰仗的重要力量。從曹操時代以來,曹魏對事實上割據青徐的臧霸勢力,一直是優容的,一方面,固然是要借用臧霸的威望和實力,另一方面,臧霸自身對曹魏是忠誠的,為人也低調。因此曹魏對臧霸的態度是厚寵其爵位,漸奪其實權,使用的完全是懷柔手段。
曹操的部將徐翕、毛暉在兗州叛亂,失敗后逃奔臧霸,曹操派劉備告訴霸,要他把徐、毛二人的首級送去。臧霸對劉備說:“我所以能自立于世,就是因為不做這樣傷仁害義的事。我受曹公不殺之恩,不敢違他命令,但王霸之君可以義告,不可強迫,請你替我向他說明!”曹操聽了匯報,后來感嘆地對霸說:“這是古人的行為,你能做到,這也是我的愿望呀!”遂不殺徐、毛,反將他們封為郡守。臧霸也以仁義受到曹操的器重。在此后的征戰中,臧霸屢建戰功,皆得封賞,先后封為都亭侯、威虜將軍沛國公等。
在討伐東吳孫權的戰斗中,霸顧全大局,舍生忘死,深得曹操贊賞,拜他為揚威將軍假節。后來孫權乞降,曹操大軍返回,獨留臧霸和夏侯淳駐守居巢等地。曹操兒子曹丕即位,升這位老前輩為鎮東將軍,進爵武安鄉侯,又為執金吾。國家遇有大事,曹丕就請他拿主意,一時成為朝中重臣。死后,朝廷加封“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