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代人生最悲慘六個名人:呂布一生漂泊
成書與明代的《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數(shù)十載的征戰(zhàn)殺伐被羅貫中演繹得精彩紛呈,其中許多典故婦孺皆知,能臣名將更讓人耳熟能詳。本文為讀者總結出六位在三國中生前死后比較悲慘的名人。
呂布
此人一生從沒過過好日子。從小時候開始,就沒接受過什么良好的教育。不管是從父母那,還是從外界的。不然呂布也不會那么笨。長大之后跟了丁原,可丁原也就是那窮酸樣,也沒享過什么福。好不容易有人賞識他了??善袀€劉允從中作梗,搞得兩父子反目成仇。殺了董卓本是件大快人心之事,可偏偏世人不買他的帳,還落了個不講義氣的罵名。想想別人趙云不也背叛了公孫贊嘛,反而是大英雄! 后來有了個喜歡的人,還是干爹的二手貨不說。搞到手了,人家貂禪還說從來就沒真心愛過他。真是悲慘??! 終于沒人管了吧。又被曹操追著打,搞得象只過街老鼠一般。老鼠還有個窩可以躲,可他連個躲的地方都沒有!最后到了死的那一刻還以為大恩人劉備會救他,想不到劉備來個落井下石,也不放過他。氣得呂布大叫:"大耳朵玄德你!"
魏延
魏延真的很慘,因為他是被冤枉,而且被夷滅三族 魏延最終沒有死在戰(zhàn)場,卻死在自己人的手下。對于這樣的一個人,許多人以為魏延死得有些不明不白,甚至有些冤屈。 魏延可能是蜀國死的最冤的一員大將。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是,諸葛亮看到魏延腦后有反骨,料定魏延必反,所以留下遺囑讓人殺之。按照《三國志·蜀書》易中天教授的理解是被楊儀、費祎、姜維等人陷害而死。理由是楊儀和魏延性格不合,導致楊儀嫉恨心中,趁機殺了魏延。這種說法是比較公認的。 無論是諸葛亮遺命殺之還是楊儀嫉恨殺之,都是由于魏延的性格造成的。諸葛亮殺魏延是因為他有野心,可能造反。楊儀殺他是因為他狂妄自大不把別人放在眼里。最主要原因我個人認為是因為“子午谷奇謀”??v觀諸葛亮的用兵無論是火燒赤壁巧取荊州還是平定南蠻兵出祁山,就一個字“穩(wěn)”。別看旁人看起來怎樣驚心動魄,諸葛亮羽扇綸巾心中都有數(shù)。姜維作為諸葛亮的親傳弟子以后北伐戰(zhàn)略還是以穩(wěn)字當先,也就是根本不打心中無數(shù)之仗。而魏延老粗一個,直腸子一根通到底,大大咧咧所以和扣扣索索的楊儀鬧翻。“子午谷奇謀”就一個字:“險”。他的成功與否在于為國安西將軍夏侯楙是否有準備,魏國的援軍能否快速到達,蜀軍的五千人馬能否快速通過天險子午谷等等。勝則大勝,敗則大敗(五千人對于魏國來說九牛一毛,對于民少國貧的蜀國來說有點承受不了)。對于喜歡以小博大的諸葛亮來說是萬萬不能的。蜀國唯一翻盤的機會沒有了,魏延也就注定了滅亡。對于從上到下穩(wěn)中求勝的蜀國來說,一個喜歡玩大籌碼的“賭徒”來說是異類。蜀國一把都輸不起?!拔寤⑸蠈ⅰ彼懒?,魏延獨自挑起武將的大梁。諸葛亮也死了,魏延必定要將整個蜀國作為籌碼賭把大的。這是魏延的性格使然。而這又是蜀國上下不愿意見到的。所以魏延必須得死。即使沒有諸葛亮的遺命,即使沒有文武失和。
華佗
華佗一生嘔心瀝血,鉆研醫(yī)術。終小有成就,被世人認可。可偏偏印證了"人怕出名豬怕壯"這句話。遇上曹操犯頭痛病,好心救人吧。可偏偏曹操這廝狼心狗肺的東西,硬是把好心當成驢肝肺。硬說別人害他,把別人關進了高墻大牢之內(nèi)。病了也不讓人治。 最后促成了全天下最大的笑話:醫(yī)神給病折騰死了!
關羽
其實云長前半生也沒什么慘的地方,可其后半生從沒一件順心的事。特別是從樊城開始。原以為曹洪是酒囊飯袋,卻不想爛船也有三分釘。楞是把他拒之門外!屋陋偏逢連陰雨,又給東吳的陸遜陰了一把,連荊州的老家都給沒了。只得"離家出走"。一路上顛沛流離,東奔西走。最后還是成了東吳的刀下鬼! 人說死了,應該入土為安吧。自己的尸首還給孫權當貨物一般從東送到北。好在年紀大的曹操膽小怕事,為了少惹事端給他修了座關帝祠。好在總算有了安身之所!
周瑜
恐怕大家對周瑜會入闈感到很以外。別急慢慢聽我說來。"江東出得美周郎,才貌智勇兩兼雙"是對其最好的評價了。再加上東吳水軍大督統(tǒng)的高官要職,又娶了小喬為妻,這樣的人生可以說是完美了??墒瞧昝啦淮嬖谟谶@個世上! 我們先從大小二喬說起吧。誰都知道東吳的大小二喬,貌若天仙,名揚天下。一個有閉月羞花只容,一個似沉魚落雁之貌。就連曹操也對此二人垂涎三尺。甚至有傳言道孟德下江南只為此二人。還有賦為證:"從明后以嬉游兮,登層臺以娛情。見太府之廣開兮。觀圣德之所營。建高門之 嵯峨兮,浮雙闕乎太清。立中天…………愿斯臺之永固兮,樂終古而未央。 從此可見其伐吳之用意了。人家都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著”?,F(xiàn)在周瑜連自己的老婆都給別人惦記著了,你說他能不整天提心吊膽的嗎?周瑜能快樂嗎?后來又遇到了諸葛亮,對方的智謀才略均在自己之上。自尊心能不遭受強烈打擊嗎?最后終于落下個心悸,被活活氣死。只嘆:“既生瑜,何生亮!”
龐統(tǒng)
龐統(tǒng)號“鳳雛”,是與諸葛亮齊名的謀士。在赤壁之戰(zhàn)時避亂于江東,被魯肅推薦給周瑜,入曹營獻“連環(huán)計”,致使周瑜火攻成功。周瑜過世后,諸葛亮借吊孝之際拉攏龐統(tǒng),同時魯肅也將龐統(tǒng)推薦給孫權。但因龐統(tǒng)容貌丑陋,態(tài)度傲慢而不予重用。于是龐統(tǒng)往荊州投靠劉備,初為縣令,不理政事,劉備派張飛前去責罰才發(fā)現(xiàn)了龐統(tǒng)的才華,遂拜龐統(tǒng)為副軍師中郎將,與諸葛亮共贊方略,教練軍士。后龐統(tǒng)隨劉備取蜀,設計斬殺楊懷、高沛,得涪水關。214年,劉備調諸葛亮、張飛等人帶兵攻克白帝、江州、江陽。不久,劉備包圍雒城(現(xiàn)今的德陽廣漢一帶)。但在攻雒城之際疑與諸葛亮爭功,不聽其書信勸阻,冒進至落鳳坡,中張任埋伏,被亂箭射死,時年僅三十六歲。劉備極為痛惜,一說到龐統(tǒng)就流淚。為表彰他的功勛,任命他的父親為議郎,后升任諫議大夫。劉備追賜龐統(tǒng)為關內(nèi)侯,定其謚號為靖侯。 龐統(tǒng)死后,葬于落鳳坡,墓地只有簡單的維護,據(jù)說這是劉備為其親選的墓地,可府北看南,是一塊風水寶地,現(xiàn)有墓碑一塊。 鳳雛先生也算當世與諸葛亮齊名的曠世奇才,跟劉備打西川,寸功未立就在落鳳坡被亂箭射成刺猬。本來死的是劉備,結果自己騎了的盧馬當了替死鬼。本來星象,出發(fā)前兆和諸葛亮留言都預示危機,可惜龐統(tǒng)雖然自己也有預知,只因立功心切而慘死。為名將者,凡事必須謹慎而行,不要抱僥幸心理,另外不要過分貪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