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輔堂原型是誰?一代梟雄里何輔堂怎么死的
歷史上有何輔堂這個人嗎?近日隨著《一代梟雄》的熱播,劇中孫紅雷扮演的何輔堂受到人們的關注。此劇主要講述了留洋歸來的何輔堂為報父仇,勵精圖治,用先進的思想為家鄉注入新風,并在關鍵時刻,投奔解放軍,力促風雷鎮和平解放的故事。劇中何輔堂的歷史原型是民國時期的何輔堂,那 歷史真正的何輔堂是怎樣的人呢?
何輔堂,電視劇《一代梟雄》人物角色,是小城青木川馬幫之子,是個留洋歸來的建筑大師,睿智勇敢,身手了得,是個有著大智大勇的男子。回國后父親已被奸人所迫害,為了報父仇而臥薪嘗膽,并從此陷入多方勢力的傾軋中,在報仇的過程中毅然投奔了解放軍,并最終為家鄉青木川帶來了和平解放,成為了一代梟雄。
人物簡介
魏輔唐(1902~1952)原名魏元貴,陜西寧強青木川魏家壩人,少小勇猛好斗。8歲入私塾讀書,幾年私塾之后,加入地方民團,任過團總、區團長、自衛隊長、寧強縣獨立自衛大隊長、寧西人民自衛總隊長、川陜甘9縣聯防辦事處副主任等職務。
16歲加入紅幫,后為紅幫首領,統治青木川20多年,政由已出,人稱“土皇帝”。民國13年(1924),因他本性爭強好勝,經常上街玩耍,就伙同他朋友魏達幫殺死隔房的三爸魏征先魏大爺,奪了槍,然后在茶館招集鄉紳、名流說話,要大家推舉新的主持人做舵手,這樣,他就順理成章成了青木川的舵把子。
電視劇《一代梟雄》孫紅雷飾演的何輔堂15年(1926)前后,魏多次接受縣府征調,參加南山等地巢匪戰斗,因功受賞,名聲始震,而他也乘機從中奪得大批槍桿,壯大自己的武裝力量。魏統治青木川期間,兼并土地,占有200多畝良田美地和大片耳山林木,侵吞幾處祠堂、廟宇的房、地產。
巧立名目橫征暴斂,光他自行制定征收的苛捐雜稅就有8種之多,開辦“輔友社”百貨店、手工制革廠、“唐世盛”綢布店、“同濟堂”中藥鋪等,壟斷市場。魏無償勞動大興土木,建有關各式房屋200多間,妻妾6人,穿綢掛緞,膏梁珍羞,生前即修起壯觀的陵墓。
魏曾征調農民興修水利,開堰拾田;修建橋梁和道路,便利交通;興辦地方文化教育,網羅人才,組建戲班,創辦私立輔仁中學;維持地方治安,穩定社會秩序。客觀上對當時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過一定的影響。
民國38年(1949)秋,魏接受國民黨漢中十八綏靖區司令官曹日暉的使命,將原有武裝擴編為“寧西人民自衛總隊”,接軍隊團的編制,官兵達千余人。但面臨解放軍的強大攻勢和進步人士黎民黨、劉甲三的策動,1950年1月29日,帶所部300余人來縣向人民政府和駐軍繳械投誠,接受整編。
1952年4月27日,寧強縣人民法院以惡霸殺人反革命罪判處其死刑,解回青木川處決。1986年4月,陜西省委將原國民黨寧西人民自衛總隊定為投誠部隊,寧強縣委對魏輔唐一案進行復查。
1987年5月25日,本縣法院對此案重新審理,認為魏輔唐解放前雖有歷史罪惡,但解放后未犯新罪,且向人民政府繳械投誠,屬投誠人員,故撤銷1952年的刑事判決,對魏輔唐不予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