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宗柴榮簡介 五代時期英年早逝的第一明君
周世宗柴榮簡介:后周世宗柴榮(921年—959年)是五代時期后周皇帝。954—959在位,在位6年。邢州堯山柴家莊(今邢臺市隆堯縣)人,生于邢州龍岡(邢臺縣)之別墅。父柴守禮,祖父柴翁是當地望族,柴榮年輕時曾隨商人頡跌氏在江陵販茶,對社會積弊有所體驗。史載其“器貌英奇,善騎射,略通書史黃老,性沉重寡言”,他是周太祖郭威的養子(柴榮本身是郭威的內侄)。廟號世宗,謚號睿武孝文皇帝。
他是五代最英明的君主,也是五代最可惜的帝王。他如一顆流星般劃過歷史的長空,卻給五代的黑暗帶來了黎明的曙光。他的豐功偉績,成為了巨人的肩膀??墒撬退耐醭?,卻幾乎被掩蓋在了大宋的光芒之下。他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文武兼備的皇帝,他是中國最被人忽視的帝王,他就是后周世宗——柴榮。
柴榮生活儉樸,愿為天下表率,而且虛心納諫勇于自責,曾經下詔說大臣們不批評自己,正是因為自己為人還不夠坦誠,使大臣們不敢直指自己的錯誤,不敢暢所欲言。當大臣們先后進言獻策,他也確實說到做到,不但沒有因大臣們對自己的指摘施行報復,還最終根據大臣們適當的主張建立國家大策。
對于生在亂世中的平民百姓,柴榮存有憐憫之心。他整頓經濟,興修水利,治理大運河、黃河、汴河,鼓勵農桑。亂世中崇佛侫道現象非常嚴重,柴榮在即位的第二年便下令毀銅佛鑄錢幣以促進商業發展。并深有體會地說:“佛云以身世為妄,而以利人為急,佛祖在世時,為了有利于人,甚至不惜割截自己的身體,何況身后的區區銅像?”他偶爾見到唐代《均田圖》,立即大為嘆服,隨即下令各地也按此法,讓百姓照實有土地交納租稅,避免地方官吏豪強將自己的賦稅轉嫁給底層百姓。又下令退休的官員貴族也要和小民百姓一樣照章納稅,連孔子的后人也不例外。他還將戰亂中無主的土地集中起來,給流民們耕種,使他們成為安居樂業的百姓。
與此同時,柴榮精兵簡政,認為農民養活軍隊官員不易,因此軍隊一定要選用精良善戰之士,絕不能讓老百姓的血汗錢白白浪費。他又整頓吏治,對欺壓百姓的貪官污吏加以重處。以各種名目向百姓征收苛捐雜稅的官吏一經發現就處以死刑,虐待民夫、濫殺降人者也從不輕饒。沒有真才實干靠欺詐手段當官的都被貶放罷官。柴榮對后世影響最深的莫過于他對混亂殘忍的刑律的修訂。他禁止官員隨意處死犯人,廢除凌遲腰斬等等酷虐之刑,并下令善待關押在監的犯人,給予他們足夠的食物和衛生條件,有病就妥為治療,允許家人探視,不允許官吏虐待敲詐犯人家屬,更不允許牢中有犯人無故喪命的事情發生。與此同時他派人修訂刑律,并廣泛征求意見,完成了《大周刑統》,成為北宋《大宋刑統》的先聲。
柴榮善待臣屬。做為一個武將出身的帝王,他在稱帝之初不免有些統帥之風,時??刂撇蛔∏榫w處治臣子,事后又追悔不已。符宣懿皇后深知他的性情,時常在他情緒不佳時善加勸導,柴榮也知道自己的過失痛加悔改,因此從稱帝的第二年之后,情形就發生了根本的轉變。他又重整禮樂,廣邀文人儒士,“考制度、修《通禮》、定《正樂》、議《刑統》,其制作之法皆可施于后世?!?/p>
文治并不是柴榮帝王之才的全部。做為一個亂世之主,柴榮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他的勇猛善戰。他僅用半年時間,就將后蜀西四州(秦州成州階州鳳州)收回。又經歷三次親征,將南唐江北十四州六十四縣收入囊中,迫使南唐中主李璟成為后周屬國。
南征也不是柴榮最偉大的戰功。他最了不起的事跡是北伐。當年后晉石敬塘為當皇帝,將燕云十六州割給契丹,此事一直是中原人的心頭大痛。顯德六年(公元959)年三月,柴榮領兵親征,只用四十天時間,就從契丹人手里奪回了三州十七縣。若不是他在軍中忽染疾病被迫中止北伐,或許燕云南歸的夢想就不至于直拖到明太祖朱元璋橫空出世之后了。
柴榮登基之時年僅三十三歲,當時的他滿懷雄心壯志,曾經許下三十年帝王鴻圖:“十年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然而不幸的是天不假年,就在北伐契丹獲得大勝之際,他得了急病。雖然北伐中止,但他的病情已經由于軍中醫藥不及時而被延誤,返回汴梁后,又恰逢他心愛的小女兒夭折,深受打擊的柴榮病情更重了。
顯德六年(公元959)六月,自知不起的柴榮冊立自己的第三子(符宣懿皇后之子)柴宗訓為梁王,定為皇儲,又將柴宗訓的姨母冊立為小符皇后,定為未來太后。
十天后,周世宗柴榮溘然長逝,享年三十九歲。
《舊五代史》評價柴榮的一生說:“嗣守鴻業,不日破高平之陣,逾年復秦、鳳之封,江北、燕南,取之如拾芥,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加以留心政事,朝夕不倦,摘伏辯奸,多得其理?!{馭豪杰,失則明言之,功則厚賞之,文武參用,莫不服其明而懷其恩也。所以仙去之日,遠近號慕?!瓭u用寬典,知用兵之頻并,憫黎民之勞苦,蓋有意于康濟矣。而降年不永,美志不就,悲夫!”《新五代史》則稱“區區五六年間……威武之聲震懾夷夏……其為人明達英果,論議偉然?!⑽渲目芍^雄杰,及其虛心聽納,用人不疑,豈非所謂賢主哉!其北取三關,兵不血刃,……此非明于決勝者,孰能至哉?”
壯志未酬身先死,是為柴榮一生的寫照。雖然他沒能完成自己的人生大志,他的英武不凡已經足以令世人為之側目。短短幾年間,后周國力大振,回鶻、韃靼、女真、高麗……這些久未露面的使節都紛紛出現在汴梁城里。五代十國的其它國家也因此對后周望而生畏。所有這一切,都為后來趙匡胤建立北宋打下了深厚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