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瓘簡介 三國魏國及西晉時期重臣將領衛瓘生平
2016-11-21 09:13:20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衛瓘(220─291年),字伯玉。河東安邑人(今山西夏縣北)。三國時期魏國及西晉時重臣、將領,書法家。魏國侍中衛覬之子。
出身于官宦世家
衛瓘(220─291年),字伯玉。河東安邑人(今山西夏縣北)。三國時期魏國及西晉時重臣、將領,書法家。魏國侍中衛覬之子。
出身于官宦世家,年輕時于魏國仕官,后任廷尉。參與伐蜀戰爭,出任監軍、鎮西軍司。蜀漢亡后,與鐘會一道逮捕鄧艾,鐘會叛變時,帶兵前往鎮壓。又命田續殺鄧艾父子。回師后轉任督徐州諸軍事、鎮東將軍,封爵菑陽侯。
西晉建立后,歷任青州、幽州刺史、征東大將軍等職,成功化解了邊境的威脅,因功進爵菑陽公。后入朝為尚書令、侍中,又升任司空,領太子少傅。后遜位,拜太保。晉惠帝即位后,與賈后對立。不久,賈后唆使楚王司馬瑋矯詔誅殺衛瓘,終年72歲。其子孫九人均遇害。
衛瓘善隸書及章草。不僅兼工各體,還能學古人之長,是頗有創意的書法家。唐朝張懷瓘《書斷》中評其章草為神品。
衛瓘出生于儒學官宦世家,高祖衛暠在漢明帝時是著名的儒士。父親衛覬,任曹魏尚書。由于家庭的影響和父輩的熏陶,衛瓘青少年時就以“性負靜有名理,明識清允”,受到鄰里、親朋的稱贊。他10歲時喪父,從小便磨煉自立的能力。先世襲亡父的爵位閺鄉侯。年僅20歲就做了曹魏的尚書郎。
當時魏國法度嚴苛,權臣專政。但衛瓘則堅持秉公辦事,不親不疏,尤其是涉及大大小小的訴訟,總是明之以法,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令人信服。10年間歷任通事郎、中書郎、散騎常侍等職。
公元260年(景元元年),魏元帝曹奐即位后,衛瓘官拜侍中,持節慰勞河北,后轉任廷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