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咸簡介 西晉時期著名文學家太子洗馬傅咸生平
傅咸(239~294)字長虞,北地泥陽(今陜西耀縣東南)人,西晉文學家。傅玄之子。曾任太子洗馬、尚書右丞、御史中丞等職。他為官峻整,疾惡如仇,直言敢諫,曾上疏主張裁并官府,唯農是務;并力主儉樸,說“奢侈之費,甚于天災”。傅咸詩作今存10余首,多為四言詩。
傅氏是泥陽(中國古代地名,秦置,故址今甘肅寧縣米橋鄉,后幾經變遷,縣治遷徙到了今陜西耀州區河東堡東側)當地漢魏以來的名門大族。傅咸的曾祖父、祖父,先后擔任過漢魏的邵太守。傅咸的父親傅玄是曹魏時的弘農(今河南靈寶北)太守,領典農校尉。西晉取代曹魏以后,官拜御史中丞、司隸校尉等職。傅玄是個性格剛毅耿直、不肯容人過錯的人。他任職期間,敢于直言匡正,指斥時弊,而且學識淵博,勤于著述,有《傅子》數十萬言和文集百卷傳世。傅咸自幼在其父傅玄的培育下,博覽群書,“好屬文論”,“言在其鑒”,嫉惡如仇,推賢樂善,剛簡有節。尤能審度時勢,政治眼光遠大,料事如神,有孔明之風。他的奏章,引經據典,旁征博引,說理透徹。語言之美,猶如詩歌。
傅咸,字長虞,北地泥陽人,西晉文學家。晉武帝時官拜尚書左丞,晉惠帝時做御史中丞。咸,為人正直無私,品德高尚,史稱其“剛直有大節,風格峻整,識性明悟,疾惡如仇,推賢樂善……。”
西晉年間,大臣們多半是皇親國戚或名門望族的后代。他們憑借貴族的身份享有很多特權,過著奢侈的貴族生活,愈來愈墮落。
咸累上言,切陳執政事之得失、損益,世俗之奢侈不節,人才之選拔任用等,稱引故事,條理灼然,皇帝多有準奏。
有一年,各地發生了饑荒,很多百姓逃亡,餓死凍死他鄉,傅咸知道后,馬上告訴晉惠帝。晉惠帝不明白,問:“為什么不吃肉粥呀?”
傅咸聽了以后,哭笑不得,只好把老百姓的事情講給晉惠帝聽。晉惠帝聽了后問道:“依你的意見,應當怎么辦呀?”
傅咸直截了當地說:“朝中的一些大臣生活奢侈,他們一天的飯費花那么多的銀兩,有的大臣把白蠟當干柴燒,廁所內堆放著香料,可百姓卻生活在貧困之中。朝中大臣們這樣的奢侈腐化,皇帝你應當處罰他們,對有錯不改的大臣按照國法處治。”
晉惠帝聽了,說:“說得很有道理,你若發現誰揮霍無度,不守國法,都可以按照條例懲處。”
平時趾高氣揚的貴族們認為傅咸不敢把他們怎么樣,一點都不怕。傅咸對頑固不化的皇親貴族們,沒有畏懼,更沒有妥協。他多次上書晉惠帝,嚴肅地說:“奢侈比災害還要厲害呀!”因為傅咸的勸諫和批評,晉惠帝終于下決心除去了一批腐敗官員。朝中的大臣心中害怕,不敢為非作歹了。
從此,百姓們都說傅咸嫉惡如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