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簡介 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創(chuàng)始人物柳永生平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創(chuàng)始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jìn)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fēng)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chuàng)作慢詞獨(dú)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dāng)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fā)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雨霖鈴》、《八聲甘州》、《鳳棲梧》等。
柳永于雍熙四年(987)生于京東西路濟(jì)州任城縣,淳化元年(990)至淳化三年(992),柳永父柳宜通判全州,按照宋代官制,不許攜帶家眷前往。柳宜無奈將妻子與兒子柳永帶回福建崇安老家,請其繼母也就是柳永的繼祖母虞氏代養(yǎng),直到至道元年(995)才又回到汴京。所以四至九歲時的柳永是在故里崇安度過其童年時代的,此后柳永終身再也沒有機(jī)會回到崇安。《建寧府志》中錄的那首寫在崇安中峰寺的《中峰寺》詩,就出于童年柳永之手,也可稱之為神童了。
柳永系崇安五夫里(今福建南平武夷山市上梅鄉(xiāng)茶景村)人,那里興植荷花,他家前是一片偌大的白蕖之象,鐘靈毓秀之山水,養(yǎng)育汲乃更塑造了柳永灑脫飄溢的人生情懷和浮世苦短,何來云歸的經(jīng)世之觀,故柳永一出家門,便沒再回來,那個美麗的家鄉(xiāng),那蕖白荷只能留在他心于四方的純粹思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