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劉徹是漢高祖劉邦的什么人
漢高祖劉邦死后,他與呂后所生之子惠帝劉盈即位,但政權掌握在呂后手中。前一八○年,呂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陳平等大臣把諸呂一網打盡,迎立代王劉恒入京為帝,劉恒就是漢文帝,他是漢高祖劉邦的中子,其母為薄姬。劉恒之子是漢景帝劉啟,劉啟之子為漢武帝劉徹。由此可見:漢高祖劉邦是漢武帝劉徹的曾祖父,劉徹是劉邦的曾孫子。
武帝是高祖的曾孫。詳細請看漢朝宗譜(部分)
漢太上皇劉煓(追封)
1、漢高祖劉邦(前256—195)
漢高祖劉邦,字季,出身農民家庭,陳勝反秦起義,劉邦響應,自稱“沛公”,前206年,劉邦攻入咸陽,后又與項羽爭天下,經4年,打敗項羽。與前202年建立漢朝,史稱“西漢”。劉邦在位12年,死于前195年,時年62歲。
2、漢惠帝劉盈(前211—188)
劉邦共有8個兒子,劉盈是其次子,生于秦始皇帝三十六年(前211),屬虎,其母呂雉是劉邦的原配夫人。高祖十二年(前195)四月,劉邦病死,五月,17歲的劉盈即位,是為惠帝。“惠”有“仁慈、柔順”的意思,這個謚號可謂概括了劉盈的一生。從惠帝開始,漢朝皇帝的謚號都加一個“孝”字,如“孝文帝”、“孝武帝”,這是因為漢朝統治者推崇孝道,“以孝治天下”的原故。
惠帝做了7年有名無實的皇帝,在24歲的時候就過早地死去。惠帝死后,呂后又執政八年。這前后15年,是漢王朝從建國到文景之治的過渡時期、奠基時期,在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漢文帝劉恒(前202—157)
劉恒,漢高祖劉邦第五子,薄姬生,公元前一九五年封代王。呂后死,周勃等殺少帝呂產,迎恒公為帝,公元前一七九年壬戌歲登基。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并減輕刑罰;勵行節約,興修水利,加速農業生產,加強中央集權;駐軍北方,增強邊境防御。漢朝由此趨向安定繁榮。在位二十三年,卒于前一五七年,享年四十六歲,葬于葬于陜西省西安咸陽縣,稱霸陵。妣竇氏。生四子:長子景帝啟、次子武(梁孝王,后為梁王)、三子代王參、四子梁王揖,后謚梁懷王,無子。
4、漢景帝劉啟(前188—141)
劉啟,文帝的兒子。即位后,平定吳楚七國叛亂,漢朝統一的中央集權統治大大加強。景帝繼續推行減輕賦稅和徭役,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形成歷史上的“文景之治”。景帝死于前141年,時年48歲。
5、漢武帝劉徹(前156—87)
武帝,景帝第九子。武帝在政治上繼續加強中央集權,陸續奪去大批王,侯爵位。并與匈奴進行長期的戰爭,先后以衛青,霍去病為將,屢次大敗匈奴。武帝時是西漢最強盛的時期。武帝死于前87年,時年71歲,葬于葬于陜西省西安咸陽縣,稱茂陵。生六子:戾太子據、王閎、燕王旦、廣陵王胥、昌邑哀王髆,少子漢昭帝弗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