栝樓煎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用法用量
眾所周知,栝樓煎是一種對很多病癥都有治療效果的中藥方劑,中醫(yī)很早就有關于栝樓煎的相關描述。現(xiàn)代醫(yī)學也證明了栝樓煎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那么你知道它應該如何食用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栝樓1顆(熟者,去仁,以童便200毫升相和,研,絞取汁)酥30毫升 甘草7.5克(生,為末)蜜90毫升
【制法】上藥入銀鍋子中,慢火煎如稀餳。
【功能主治】治小兒咳嗽不止,心神煩悶。
【用法用量】每服以清粥飲調(diào)下5克。日四五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
【處方】栝樓1顆(熟,去仁,以童子小便1升相和,研絞取汁),酥1兩,甘草1分(生,為末),蜜3兩。
【制法】上于銀鍋子中慢火煎如稀餳。
【功能主治】小兒咳嗽不止,心神煩悶。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醫(yī)部全錄》引作“瓜蔞散”。
【摘錄】《圣惠》卷八十三
【處方】栝樓根1兩,茯神1兩,石斛1兩(去根節(jié)),肉蓯蓉2兩(酒浸1宿,刮去皺皮,炙令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知母1兩,黃連半兩(去須),當歸半兩,五味子半兩,人參1兩(去蘆頭),丹參半兩(上并搗羅為末),地骨皮2兩,葳蕤2兩,胡麻1兩,蜜5合,生地黃汁1升,牛髓1合,淡竹葉50片,生麥門冬汁5合,生姜汁1合。
【制法】以水3升,煮地骨皮、葳蕤、胡麻、淡竹葉4味,去滓,取汁1升,和地黃汁、麥門冬、牛髓、蜜、姜汁等,入前藥末,攪令勻,又煎成膏,入于銀器中。
【功能主治】虛勞渴,四體虛乏,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半匙,以粥飲調(diào)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二十七
看完了本文對栝樓煎的介紹之后,大家是不是在碰到類似的癥狀時學會去應用了呢,其實中藥相比西藥來說更加的治本,這也是很多時候人們往往都會選擇中醫(yī)的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