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涎丹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用法用量
控涎丹屬于是一種中藥方劑,在平時的時候是可以治療一些疾病的。并且使用控涎丹對于人體的健康是很有好處的。接下來我們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別名】子龍丸(《外科壘生集》卷四)。
【處方】甘遂(去心)紫大戟(去皮)白芥子(真者)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末,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曬干。
【功能主治】攻逐痰飲。治痰涎內伏,胸背、手腳、頸項、腰胯突然痛不可忍,內連筋骨,牽引釣痛,坐臥不寧,走易不定,或頭痛不可舉,昏倦多睡,飲食無味,痰唾稠粘,夜間喉中多有鋸聲,及手腳沉重,腿冷痹麻,氣脈不通等。
【用法用量】食后及臨臥時用姜湯成熟水送下5~10丸。如疾猛氣實,酌加用量。
【備注】本方是從《圣濟總錄》卷十“趁痛丸”演化而來。參見該條。
【摘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三
【處方】黑丑3兩(生熟各半),枳實1兩5錢,橘紅1兩5錢,白芥子1兩,樸消3錢,生礬2錢5分,熟礬2錢5分,牙皂1錢5分。
【制法】白蘿卜汁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滌除痰癖伏飲。主男婦素有停痰積飲,隱伏于兩脅之下,腰腎腸胃之間,遠年則隨氣走注,為痛屈伸不得,而精神元氣猶旺者。
【用法用量】空心姜湯吞服1錢。
【摘錄】《活人方》卷六
【處方】甘遂(面裹煨)、大戟(制)、真白芥菜子(炒)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加桃仁泥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身及兩脅走痛,痰挾死血者。
【用法用量】每服5-7丸,漸加至10丸,臨臥姜湯送下。
【摘錄】《丹溪心法》卷四
【處方】大戟2兩,白芥子2兩,瓜蔞曲2兩,薄桂3錢,全蝎8個,雄黃2錢,朱砂2錢。
【制法】上為末,粉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痰飲癥,或漉漉有聲,或手足冷痹,氣脈不通者。
【用法用量】每服60-70丸,臨臥姜湯送下。
【摘錄】《玉案》卷三
看了上面對控涎丹的介紹我們知道,養生是現在很多人喜愛做的一件事情,養生對身體的幫助比較大,養生的方法有很多,我們一定要根據自己自身的體質狀況來選擇才是正確的養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