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這藥你肯定會“心花怒放”
愛發脾氣、悶悶不樂屬于中醫學情志不遂范疇,西醫學屬于心理、情緒問題。世界衛生組織給健康下的定義 是: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而且是“個體在身體上、精神上、社會上完好的狀態”,心理狀態的健康與否日益被人重視,并成為衡量一個人健康與否的標準之一。 對于高血壓中群來說情緒對于血壓的影響也是有很大的危害的。
愛發脾氣、悶悶不樂是中醫認為是肝氣不舒、肝氣郁結的表現,如果是偶爾發作并能 自行排解者,常不作為病態處理,以心理輔導、疏通為主,如患者長期處于悶悶不樂的抑郁狀態,且自身不能排解者,日久超過了人體的調節的范圍,就會造成氣機 逆亂,氣血失調,成為疾病,中醫學稱之為郁證。
因此,當一個人長期處于愛發脾氣、悶悶不樂等狀態時,就需要中藥調理了凡是具有疏肝解郁、疏理氣機功效的中藥,都可用之。下面簡單介紹幾種有此類作用的中藥。
【柴胡】
為傘形科植物柴胡的干燥根,辛行苦泄,性善條達肝氣,疏肝解郁,常用來治療肝失疏泄、氣機郁滯所致的胸脅或少腹脹痛、情志抑郁、婦女月經失凋、痛經等。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中成藥柴胡疏肝散、逍遙散等很多方劑中都用到了柴胡,它是治療肝氣郁結的要藥。
【香附】
為莎草可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莖,主入肝經氣分,芳香辛行,善散肝氣之郁結,味苦以平肝氣之橫逆,常為疏肝解郁、行氣止痛的要藥。常與柴胡、川芎、枳殼等同用,如柴胡疏肝散。
【佛手】
為蕓香科植物佛手的干燥果實,又名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主產于閩粵、川、江浙等省的佛手,其中浙江金華佛手最為著名,被稱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雅稱“金佛手”。辛行苦泄,善疏肝解郁、行氣止痛。
下面介紹幾個疏肝解郁的小方子:
1、佛手10克,青皮9克,川楝子6克,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2、鮮佛手12?15克(干的6克),開水沖泡,代茶飲。
3、佛手10克,大米50克,冰糖適量。將佛手洗凈,水煎取汁,加大米、冰糖一起煮粥即可,具有健脾養胃、理氣止痛的作用。
【玫瑰花】
為薔薇科植物玫瑰的干燥花蕾,味甘,性溫,氣味芳香,藥性平和,能疏肝解郁、活血止痛。本品配佛手以理氣解郁,調和肝胃。用于肝胃不和,脅肋脹痛,胃脘疼痛,噯氣少食等,以玫瑰花6克,佛手10克。沸水浸泡后,代茶飲。
能疏肝解郁的中藥還有很多,但調暢情志的心理調節等最重要的,輔以中藥調理,若仍不見緩解,則需就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