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藿香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山藿香是中藥里比較常見的一種藥材了,那么山藿香都有哪些養生功效呢?日常山藿香都在哪些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呢?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山藿香吧。
【別名】血見愁、血芙蓉(《生草藥性備要》),野石蠶、野薄荷、仁沙草、苦藥菜、假紫蘇(《廣西中獸醫藥植》),皺面草、方枝苦草(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肺形草(《福建中草藥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 山藿香 的 全草 。7~8月采收。
【原形態】一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莖四棱,下部臥地生根.上部直立,有分枝,禿凈袁嫩枝被疏毛。單葉對生;葉片卵形或矩圓形,長3~6厘米,寬1.5~3厘米,紙質,先端短尖,邊緣有不規則的粗鈍齒,基部楔形;上面綠色,禿凈,主脈上具短毛;下面淺綠色,脈上有疏毛,老則漸次脫落,具腺點;葉柄長1.7~3厘米。腋生及頂生的疏散分枝總狀花序,長2.5~5厘米;花柄有短毛;苞片披針形;萼鐘狀,宿存,5裂,上唇2裂較大,下唇3裂,前端均尖,表面有粘質長毛及腺點,結果時較為膨大;花冠談紅色;雄蕊4,突出,花藥2室,卵圓形;雌蕊1,柱頭2裂。小堅果4枚,圓形,徑約1毫米,黃褐色,表面有微細皺紋?;ㄆ?~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于荒地、田邊、路邊及草叢中。分布廣西、廣東、云南、福建等地。
【化學成份】含酚類、氨基酸、有機酸、糖。
【性味】辛,涼。
【功能主治】涼血散瘀,消腫解毒。治吐血,腸風下血,跌打損傷,癰腫,痔瘡,流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鮮品1~2兩);搗汁或研末。外用:煎水熏洗或搗敷。
【附方】①治跌打:山藿香,九層塔、透骨消、黑心姜,煎服。(《廣東中藥》Ⅱ)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峨嵋藥植》
其實只有在實踐后才會知道它的好處。就如同上面介紹的中藥山藿香,原來山藿香還可以治療一些其他的疾病。所以適量的食用還是有不少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