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黃(波葉大黃)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中藥在治療某些疾病上往往有著出人意料的效果,因此對中藥選擇可以放心進行,不過在選擇中藥的時候,需要對藥物進行認識,這樣治療疾病的時候,才會知道什么樣的藥是最佳之選,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中藥山大黃(波葉大黃)。
【別名】唐大黃(《中國藥植志》),土大黃、臺黃(《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峪黃、籽黃(《大同藥用植物手冊》)。
【來源】為蓼科植物 波葉大黃 的 根 及 根莖 。春、秋采挖,切片,曬干。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可達1米以上。根莖肥厚,表面黃褐色。莖粗壯,直立,具細縱溝紋,無毛,通常不分枝,中空。基生葉有長柄;葉片卵形至卵狀圓形,長10~13厘米,先端鈍,基部心形,邊緣波狀,下面稍有毛;莖生葉較小,具短柄或幾無柄,托葉鞘長卵形,暗褐色,抱莖。圓錐花序頂生,花小,多數,白綠色;苞小,肉質,內有花3~5朵;花梗中部以下有一關節;花被6片,卵形,2輪,外輪3片較厚而小;雄蕊9,子房三角狀卵形,花柱3。瘦果具3棱,有翅,基部心形,具宿存花被。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石隙、草原。分布河北、山西、內蒙古等地。
【性味】《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苦,寒。"
【功能主治】污熱,通便,破積,行瘀。治熱結便秘,濕熱黃疸,癰腫疔毒,跌打瘀痛,口瘡糜爛,湯火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或研末。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注意】《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體虛及胎前、產后忌用。"
【附方】①治黃疸,便秘:土大黃三錢,茵陳五錢。水煎服。(《大同藥用植物手冊》)
【摘錄】《*辭典》
山大黃(波葉大黃)在一些疾病的治療中常常被使用,根據需要可以組成復方,也可單獨使用,但山大黃(波葉大黃)也不可盲目食用,以免給身體帶來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