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經草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隨著現代人生活壓力加大,養生保健的方法也是層出不窮,但是最受人歡迎的還是中國傳統的老中醫,還有經過上千年檢驗的中藥。比如說血經草,那么血經草究竟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今天就跟大家介紹一下。
【別名】女兒紅、紫背紅、葉底紅、天青地紅、葉下紅、、石紫蘇
【來源】藥材基源:為野牡丹科植物長萼野海棠的全草。
【原形態】亞灌木,高20-40m。莖四棱形,逐節生根,基部木質化,不分枝或少數分枝,密被柔毛及平展的腺毛,以后腺毛成刺毛。葉對生;葉柄長1-4.5cm,被柔毛及平展的疏刺毛;葉片卵形或橢圓狀卵形,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鈍至淺心形,長5-8cm,寬2.2-4.5cm,上面被微柔毛及疏糙伏毛或長柔毛,下面密被微柔毛,邊緣具細鋸齒,齒尖具刺毛;基出脈7條,靠近邊緣的2條不明顯,細脈網狀。花兩性;由傘形花序組成聚傘花序,頂生或生于小枝頂端,與花梗、花萼均被微柔毛及疏腺毛;花萼漏斗形,裂片線狀披針形;花瓣紫紅色,長圓狀卵形,先端漸尖,微偏斜;雄蕊8,近等長,長1-1.2cm,花藥5-6mm,略長者基部具極短的柄,略短者基部具刺狀小瘤及后面呈短距,整個連成一盤狀;子房卵形,冠緣具腺毛。蒴果杯形,為宿存萼所包;宿存萼杯形,具4棱,被微柔毛及疏腺毛。花期8-10月,果期約10月。
【生境分布】生態環境:生于海拔600-900m的山坡、山谷疏林下或路邊水旁溫地。
【性味】味微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活血調經。主淋證;月經不調;痛經;指頭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大劑量可用至6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相信通過本篇文章對血經草的詳細介紹,大家可以了解到關于血經草的功效和藥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