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門冬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對于天門冬這種中藥材,我們應該要先了解它的藥用價值和注意事項等之后再食用。下面是關于天門冬的相關介紹,希望大家能夠好好閱讀一下,對食用有很大的幫助。
【別名】大當門根(《石藥爾雅》),天冬(《藥品化義》)。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 天門冬 的 塊根 。秋、冬采挖,但以冬季采者質量較好。挖出后洗凈泥土,除去須根,按大小分開,入沸水中煮或蒸至外皮易剝落時為度。撈出浸入清水中,趁熱除去外皮,洗凈,微火烘干或用硫黃熏后再烘干。
【原形態】天門冬,又名:顛勒(《本經》),萬歲藤、婆羅樹(《救荒本草》),天棘(《綱目》),白羅杉(《植物名實圖考》),多兒母、八百崽、絲冬。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亦栽培于庭園。分布我國中部、西北、長江流域及南方各地。主產貴州、四川、廣西。此外,浙江、云南、陜西、甘肅、安徽、湖北、河南、江西等地亦產。以貴州產量最大,品質亦佳。
【性狀】干燥的塊根呈長圓紡錘形,中部肥滿,兩端漸細而鈍,長6~20厘米,中部直徑0.5~2厘米。表面黃白色或淺黃棕色,呈油潤半透明狀,有時有細縱紋或縱溝,偶有未除凈的黃棕色外皮。干透者質堅硬而脆,未干透者質柔軟,有粘性,斷面蠟質樣,黃白色,半透明,中間有不透明白心。臭微,味甘微苦。以肥滿、致密、黃白色、半透明者為佳。條瘦長、色黃褐、不明亮者質次。
【藥理作用】抗腫瘤作用
【炮制】揀去雜質,水洗凈J悶潤至內外濕度均勻,切段,干燥。
【性味】甘苦,寒。
【歸經】入肺、腎經。
【功能主治】滋陰,潤燥,清肺,降火。治陰虛發熱,咳嗽吐血,肺痿,肺癰,咽喉腫痛,消渴,便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4錢;熬膏或入丸、散。
【注意】虛寒泄瀉及外感風寒致嗽者,皆忌服。
【附方】①治嗽:人參、天門冬(去心)、熟干地黃各等分。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櫻桃大,含化服之。(《儒門事親》三才丸)
【臨床應用】①滄療乳房腫瘤
【備注】同屬植物羊齒天門冬(參見"土百部"條)、小莖葉天冬(分布云南)的塊根,在少數地區亦作天門冬入藥。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神農本草經》。
通過上面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天門冬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天門冬的作用是很大的,對于人體有很大的好處,因此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來選擇天門冬,但是還是要在醫生的囑咐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