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師麻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祖師麻是中草藥里面的一種,我們可以采用祖師麻來治療很多疾病,還有很好的養生功效,所以我們可以利用祖師麻的不同藥效來解決一些生活中困擾我們的小問題。
【來源】為瑞香科植物 黃瑞香 的 根皮 或 莖皮 。全年可采。
【原形態】直立落葉小灌木,高達50厘米或較高,通體平滑無毛。根紅黃色。小枝綠色或紫褐色。葉互生,常集生于小枝梢端;倒披針形,長3~6厘米,先端尖或鈍,全緣,基部長楔形,下延成極短的柄,上面綠色。下面被粉白色霜。頂生頭狀花束,有花3~8朵,著生于光滑無毛的短梗上;無苞片;花被黃色,筒部長6~8毫米,裂片4,尖形,長約為筒長之半;雄蕊8,2列,著生于花被管的近頂部;子房1室。漿果卵形,鮮紅色。花期6月。果期7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疏林中。分布陜西、甘肅、四川、青海等地。
【性狀】干燥根皮,呈帶狀,寬1~2厘米,邊緣內卷成筒狀,外表灰棕色至紫棕色,有縱皺及橫紋,栓皮易開裂脫落。內表面淺黃色至淡棕色,光滑,有縱紋理。質堅韌,不易折斷,斷面富纖維性。氣微,味微酸苦。
【性味】《陜西中藥志》:"辛苦,溫,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止痛散瘀。治風濕痹痛,四肢麻木,頭痛,胃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錢;或煅研為散。
【附方】①治心胃疼痛:祖師麻一錢五分,甘草三錢。水煎服。(《寧夏中草藥手冊》)
【臨床應用】治療關節炎:將祖師麻制成20%祖師麻醑,用紗布四層浸透,敷于患處,蓋一層塑料布后包扎。10~30分鐘后,局部有熱感、灼痛;4~6小時后出現水泡。在無菌操作下抽出泡內積液,經3~5天泡皮結痂脫落。以后根據病情再敷,一般2~4次即可。或用祖師麻細粉200克,加凡士林800克,調成軟膏,取適量敷于患部。上蓋塑料布,包扎。約6~8小時局部出現水泡,處理方法同上。亦可制成20%祖師麻膏藥,用時將其烤熱,待溫貼于患部。貼敷30小時后,局部出現癢感、熱感、紅丘疹、滲出液,于第5~6天揭去膏藥。待局部癥狀消失后,根據病情再貼,一般貼2~3次。共治療風濕性關節炎50例,良性關節炎38例,外傷性關節炎7例,類風濕性關節炎5例,腰痛、肌肉痛11例;結果共治愈66例(占59.5%),好轉38例(占34.2%),無效7例(占6.3%)。祖師麻作為發泡劑,可使局部循環改善,起到祛瘀活血,舒通血脈的作用。用藥后如局部無反應,則療效不佳。治程中少數患者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反應,如皮疹、發熱、嗜睡,但均無不良后果,停藥數日自行消失。醑劑和軟膏局部反應較重,適用于較重患者;膏藥適用于老年體弱、兒童、婦女等的腰腿痛。本品對皮膚、粘膜有穿透力,加工制作時須注意防護。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陜西中藥志》
為了讓更多的朋友認識祖師麻,大家可以多跟身邊的朋友介紹一下,讓更多的人知道應該怎樣去使用祖師麻這種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