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木瓜果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在經過上千年的沉淀和積累的過程中,中藥在種類和數量上規模已經相當驚人,所以選擇中藥治療一些疑難雜癥都是有著很好的效果,接下來就為大家推薦一種中藥野木瓜果。
【來源】藥材基源:為木通科植物野木瓜Stauntonia chinensis DC.的果實。
【原形態】野木瓜 常綠木質藤本,長達9m。莖圓柱形,灰褐色,全株無毛。掌狀復葉互生;總葉柄長5-10cm;小葉5-7片,革質;小葉柄 長1.5-3cm;小葉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8-132cm,寬2.5-4cm,先端長漸尖,基部圓形或楔形,上面亮綠色,下面黃綠色或淡經常色,中脈在下面隆起,側脈每邊9-11條,與網脈均于下面明顯凸起。花單性,雌雄異株,同型,具異臭,常3朵排成傘房花序式的總狀花序;總花梗纖細,基部托以大的芽鱗片,花梗纖細,長2-3cm;雄花有萼片6,淡黃色或乳白色,外輪3,披針形,長1.8cm,寬5mm,先端漸尖,內輪3片線狀披針形,長1.6cm,2mm,綠色帶紫,花瓣缺,雄6,藥隔角狀突起2mm,約片藥室等長,花絲全部生成圓柱狀的管,退化心皮小;雌花的萼片與雄花相似,但較大,長達2.2cm,心皮3,棒狀,胚珠多數,退化雄蕊6,微小,卵狀披針形,先端急尖,長2-3cm,具蜜腺6。漿果長圓形,未熟時表色,熟時橙黃色,長約7cm。直徑約3cm。種子多數,黑色,排成數列藏于果肉中。共期3-4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生態環境:生于濕潤通風的雜木林中、山路邊及溪谷兩旁。
【性味】酸;甘;平
【功能主治】斂腸益胃。主急性胃腸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30g。
【摘錄】《中華本草》
對于文章介紹的野木瓜果,希望大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去了解一些相關的資料,這樣就可以在面對疾病的困擾時正確的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