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地蜈蚣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對于鋪地蜈蚣大家了解嗎,它是一種常見的藥材,一般在很多的地方都會用鋪地蜈蚣來作為原料,它還能夠治療很多身體疾病,下面我們來看看鋪地蜈蚣的相關知識吧。
【別名】筋骨草、小伸筋、過山龍(《植物名實圖考》),水杉(《植物學大辭典》),狗仔草(《廣州植物志》),獅子草、龍須草、舒筋草(《貴州民間方藥集》),土木膠、貓子藤(《福建民間草藥》),石子藤、青筋草、松筋草(《廣西中獸醫藥植》),收雞草(《陸川本草》),蜈蚣草、山毛柏(《南寧市藥物志》),鳳凰伸筋(《江西中藥》),鹿角草(《閩南民間草藥》),伸筋草(《淅扛民間草藥》),立筋草(《四川中藥志》),寸金草、寸寸草(《重慶草藥》),合金草(《湖南藥物志》),龍角藤(《福建中草藥》)。
【來源】為石松科植物 垂穗石松 的 全草 。7~9月采收,去凈泥土雜質,曬干。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須根白色。主莖直立,基部有次生匍匐莖,長30~50厘米或更長。葉稀疏,螺旋狀排列,通常向下彎弓,側枝多回二叉,直立或下垂,分枝上的葉密生,線狀鉆形,長2~3毫米,全緣,通常向上彎曲。孢子囊穗單生于小枝頂端,矩圓形或圓柱形,長8~20毫米,帶黃色,常下垂;孢子葉覆瓦狀排列,闊卵圓形,先端漸尖,邊緣有長睫毛;孢子囊圓形,生于葉腋。孢子四面體球形,有網紋。
【生境分布】生長于山溪邊或林下蔭濕石上。分布于浙江、福建、臺灣及華南、西南地區。
【性狀】干燥莖葉,全像呈黃綠色。莖圓形,長約8~9厘米,具有繳棱線,分枝較多。莖上生有淡棕色圓形之根,細而堅。質脆,易折斷,斷面淡黃色,有明顯之白色髓部。莖上密生細小披針形似鱗片之小葉。味苦。以色青、質凈者為佳。
【化學成份】全草含垂石松堿、羥基垂石松堿、煙堿等多種生物堿,垂石松黃酮甙、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以及三萜類、山芝烯二醇、山芝烯三醇、21-表山芝烯三醇、芒柄花醇等的乙酸酯。
【藥理作用】全植物試管內能抑制某些細菌。在非洲,煎劑用以治療腹瀉、痢疾。
【性味】甘,平。
【歸經】《四川中藥志》:"入肝、脾、腎三經。"
【功能主治】祛風濕,舒筋絡,活血,止血。治風濕拘疼麻木,,肝炎,痢疾,風疹,赤目,吐血,衄血,便血,跌打損傷,湯、火燙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5錢(鮮者1~2兩)。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注意】孕婦忌服。
【附方】①治跌打損傷,調和筋骨:伸筋草莖葉五錢。煎服。(《浙江民間草藥》)
【備注】在四川、浙江、江西等地,本品與同屬植物石松的全草,均稱伸筋草,并同等使用。參見"石松"條。
【摘錄】《*辭典》
上文為我們分析了鋪地蜈蚣的一些功效等,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適量食用鋪地蜈蚣,對身體機能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