鸕鶿肉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2017-05-19 01:37:00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對于鸕鶿肉,我想有些人可能聽說過,甚至服用過。沒有聽說過也沒關系,接下來我就來給大家好好介紹一下鸕鶿肉。
【別名】水老鴉(《本草衍
對于鸕鶿肉,我想有些人可能聽說過,甚至服用過。沒有聽說過也沒關系,接下來我就來給大家好好介紹一下鸕鶿肉。
【別名】水老鴉(《本草衍義》),摸魚公(《綱目拾遺》),魚鷹(《中國動物圖譜·鳥類》))。
【來源】為鸕鶿科動物 鸕鶿 的 肉 。
【原形態】體長約80厘米。嘴狹長呈圓錐形,上嘴兩側有溝,尖端有鉤,下嘴有小囊。上嘴黑褐,上嘴邊緣和下嘴灰白,具磚紅色斑。虹膜翠綠色,眼先橄欖綠色,綴以黑色斑點;眼下橙黃色;嘴下之喉囊為橄欖黑色,有許多鮮黃色斑點。頰、頰和上喉均白色,形成一半環狀,后緣稍沾棕褐色。體羽主要為黑色而帶有紫色金屬光澤。肩羽和大覆羽暗棕色,羽邊黑色,而呈鱗片狀。生殖期中,脅下有一雪白塊斑;頭、頸部生白絲狀羽。后頭部有一不明顯的羽冠。幼鳥的下體黑色,雜以白羽。腳位于體之后方,黑色,4趾向前,具蹼及銳爪。
【生境分布】營巢于蘆葦叢中或矮樹、峭壁上。廣布我國各地。經馴養后可使捕魚。
【性味】《綱目》:"酸咸,冷,微毒。"
【功能主治】①《雷公炮炙論》原敘注:"治體寒腹大。鸕鶿燒存性,為末,米飲調服。"
【注意】《品匯精要》:"懷妊不宜食。"
【各家論述】《綱目》:"鸕鶿,《別錄》不見功用,惟雷氏《炮炙論》序云:"體寒腹大,全賴鸕鶿。"竊謂諸腹鼓大,皆屬于熱,衛氣并行于血脈則體寒。此乃水鳥,其氣寒冷,而利水。寒能勝熱,利水能去濕故也。"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雷公炮炙論》1.《本草圖經》:鸕鶿,別有一種,似鸕鶿而頭細、背長、項上有白者名白鵁, 不堪藥用。
以上就是鸕鶿肉的功效和作用,我們也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來合理的食用鸕鶿肉,以便于緩解病癥帶來的痛苦。